2)第二百七十七章 魏公国建立,曹操大封官_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挽留为父。”

  荀彧当然能读懂曹操的意思,就是挽留他,不要走上背叛曹氏之路。

  让他抛弃理想,离开天子,回到曹操身边,继续共谋大事。

  可是对荀彧来说,理想岂是说抛弃就能抛弃的?

  ……

  翌日清晨,曹操把丁辰叫到了书房之中。

  “子文,你跟老夫说说,老夫该不该进公爵,”曹操注视着丁辰道。

  显然荀彧的劝阻对曹操打击很大。

  连荀彧都背叛了他,如今他已经不知道该信任谁了。

  他不知道手下一众谋臣,哪个是心向汉室的,哪个是效忠与他本人的。

  他一众兄弟倒是值得信任,可那都是一帮武将,没有什么深谋远虑。

  想来手下具有远见卓识之人,只有丁辰的身份可以肯定,绝对是他的人,不可能站到汉室的立场上去。

  丁辰不止是他的女婿,还是他的内侄儿,跟他儿子又比亲兄弟还亲,正是铁杆曹党无疑。

  “也该,也不该,”丁辰面对这道送命题,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若说该,当今这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百姓民不聊生,都是他汉室几任皇帝一手作出来的,怨不得旁人。

  甭说他汉室天命已绝,就算依然代表着天命,岳父为拯救黎民百姓,也可以做革天命者。

  效仿周公,又有何不可?”

  “革命者?”曹操自语了一句,捋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新词很感兴趣。

  丁辰的意见顿时让他理通了心里的疙瘩。

  这是汉室几位皇帝自己把天下搞成了这个样子,他即使想做一个大汉忠臣,把所有权力还回去,难说汉室皇帝会不会再搞出一个黄巾之乱来,到时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那你说不该,是何意?”曹操问丁辰。

  丁辰沉思片刻,正色道:“毕竟大汉养士四百载,当今天下肯为汉室仗义死节之士甚众。

  而那些多半都是朝廷官吏,如岳父做出进公爵之举,必会引起天下逆反,到时恐怕会重新陷入无人可用的局面。”

  这个时代的士人是很有风骨的,择主很看重主公身份。

  此前曹操刚刚起兵之时,就是因为宦官之后的身份,根本招募不来人才,所以才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

  只认才能,不注重品行,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而反观袁绍,在河北振臂一呼,天下士人纷纷来投,人才多的用不了。

  后来曹操迎奉天子于许都之后,吸引了不少士人前来,缺失人才的情况大为好转。

  可是这些人明显都是冲着天子来的,并非为他曹操。

  若曹操进魏公,走上了跟王莽篡汉同样的路,必然会引起天下士人的逆反。

  丁辰清楚的知道,后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并且发布《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选拔官吏无惧于德行有亏,只要能干活就行。

  令曰:“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