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七十七章 魏公国建立,曹操大封官_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其实这些都是狡辩。

  这正是因为那些忠于大汉的官吏不配合,纷纷挂印辞官,以至于让曹氏又一次陷入无人可用的局面,所以才无奈的退一步,去选拔德行有亏的人使用。

  这也是曹操进魏公所付出的代价。

  “此事,昨夜文若也曾提醒过老夫,”曹操微微点头,脸色变得孤傲道:“可是……老夫一生行事,岂能被一众腐儒所左右。

  老夫就不相信,离了他们,天能塌下来。”

  丁辰知道,曹操是准备承受这些代价了。

  他更知道,取士的方法有很多种,到了后来所沿用的科举制,就比当今这个时代的荐举制合理的多。

  到时候若真的那些忠于汉室的官吏不配合,他倒可以向曹操推荐科举制来选拔官吏。

  这个时候,突然有近侍走了进来,拱手轻声道:“禀丞相,荀令君……昨夜去了,是自杀的。”

  “什么?”曹操吃了一惊,过了良久才叹息道:“他终究还是回不来了。”

  其实曹操已经对荀彧摆明了态度,只要荀彧能够回来,他不在意荀彧这几年跟他的对抗。

  而荀彧也用一死表明了自己态度,不可能回来。

  当荀彧发现自己一生所奋斗的目标,正是在颠覆汉室,其信念早已经崩塌了,所以下场只有一死。

  荀彧的死是一件大事,令天下人震动,但是却没有阻挡曹操进公爵的步伐。

  荀攸等人继续上书劝进,并且这次拉上了更多的人,有奋武将军安国亭侯程昱、太中大夫都乡侯贾诩、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关内侯王粲、祭酒王选、袁涣、王朗、张承、任藩、杜袭等等。

  总之都是铁杆的挺曹派。

  在这么多人上书压力下,汉室终于顶不住了,天子刘协派遣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

  诏曰:“朕以不德,少遭憨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

  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乃诱天衷,诞育丞相,保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

  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

  往钦哉,敬服朕命!”

  如此,曹操以冀州十郡之地建立了一个魏公国,都城就设在邺城。

  其实魏公国十个郡,已经比某些州还要大了。

  魏公国的建立,使曹操的凌驾于天子的统治有了合法的名义,而且使大多数朝中的汉臣正式成为了魏公国的属官,与曹操有了正式的主臣关系。

  大汉王朝的中央官僚体系被魏公国官署所替代,曹操不仅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更可以效仿古之周公、五霸等,用封国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