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清水塘鱼_我有座花果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溪流相通;其次是鱼塘的面积不能太大,小的五六平米,大的顶多三十见方,塘水深不过一米,塘底以小石子或清砂为佳,不能有淤泥。

  其三是鱼塘必须设计好进出水口,使得塘内常年保持流水不断,水质清澈没有杂质。

  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鱼类生活环境只是基础,九溪村自家养的鱼之所以能成为待客上品,还是因为喂鱼的饲料,不是用粮食也不是用普通青草,舍得下功夫的用的是青龙尖山里的黄精叶,稍次一点也得用‘过路黄’,也就是农村较为常见的金钱草。

  这种以药草代替牧草的喂养虽然成本大幅度提高,但却能提高鱼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而且久而久之,鱼肉也自然就带有一定药性。

  比如黄精,俗称鸡头参,埋于地下的块茎可是名贵中药材,功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说白了,那玩意儿,对男人好。

  而男人好了,女人自然也会好。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懂的。

  这样养鱼,自然是跟养宝贝一样,非贵客却是谁也休想吃到九溪村村民家的塘鱼的。

  别看刘树是什么全村的希望,他回来,大伯很欢喜,却也没见他把家里的塘鱼拎一条过来吃吃。

  要知道,老头儿院子里的鱼塘里可养了一条三十多年的鱼王,体长一米多,重三十六斤,刘树从儿时就对那条肥鱼垂涎欲滴,一直就想弄来吃了。

  不管是煎鱼块还是做酸菜鱼,或是腌鱼,那条大青鱼绝对足够美味。

  刘青山倒是也忍痛承诺过一次,只要刘树考上985,他就把那条彼时还没那么大的青鱼贡献出来请全村人吃了。

  只可惜,刘树这个倒霉蛋就考了个二本,而且还因为不想加重家里的负担打死不肯复读,鱼王也就得以幸存至今。

  虽然刘树通知书下来之后,大伯闷闷不乐了好几天,但据刘树大伯娘说,晚上的时候老头儿坐在鱼塘边可是开心的喝了两杯。

  侄儿没考好固然令人难过,但他从年轻时就养起的鱼王可是逃过一劫,那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呢!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别说养条鱼了,就是块石头揣兜里几十年,也给捂圆乎了不是?而且那条鱼也颇具灵性,只要老头儿往塘边一站,那厮就主动游到岸边,老头儿就算拿手抚摸它的脑袋,它也不会游走,看到的人莫不啧啧称奇。

  也算是九溪村一景了。

  在经济大潮的洗礼下,也不能说九溪村没有做过宣传,这种山泉水和药草养出来的可养生的清水鱼的确很吸睛,但也就止步吸睛而已。

  原因很简单,鱼虽好,但价钱实在太贵。

  一斤售价高达200块,一条养了几年的草鱼或青鱼,怎么说也得七八斤,可就是小两千块。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又不能尝,光是听故事听传说那会轻易下单?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