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章 清水塘鱼_我有座花果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对于上游的酒楼来说,更为贵重的鳜鱼、鲟鱼、鮰鱼知名度更高,采购价也比这便宜,九溪村的塘鱼光是靠讲故事做噱头成本实在是太高。

  而对于村民们来说,降价自然更是不可能的,一条鱼养下来耗费时间不说,进山收割药草喂鱼的成本都不低,与其降价出售倒不如招待贵客来得划算。

  再说了,九溪村资源丰富,虽然不富裕但绝对不贫困,村人对金钱的追求也没有达到大城市里人们那种如饥似渴的渴望程度。

  供需双方观点难以达成一致导致十年前九溪村的‘养生清水鱼’火过一阵,现如今也是归于平静。村民们自养自家的鱼,有的卖就卖,不卖,就留着。

  而刘树老太爷或许是因为生长于千湖之省的江汉,对于养鱼没有什么爱好,想吃鱼,抄起网去山溪或是大湖里捕。

  对于他来说,吃鱼可能远没有捕鱼那般有乐趣。

  老屋自然也就没这个九溪村传统鱼塘了。

  刘树,却是打算在老屋周围也改造类似于这样的鱼塘了,不过,却是又和传统的略微有所不同。

  他不打算弄那种传统的方方正正的鱼塘,而是宽不过一米的水渠,曲曲折折围绕在整个老屋周围。

  山溪的水从进水口流入,从出水口流出再汇入溪流,进水和出水口用网挡住,不让水渠中的鱼儿跑掉。

  换句话说,刘树规划的人工沟渠实际上已然算是山溪的支流。

  而且,刘树已经打算好了,也不用什么水泥青砖,一切都用自然环境,顶多向人工开凿的沟渠里放点河沙和鹅卵石。

  甚至,为了模仿溪水本来的自然环境,刘树根据老屋周围的地势,整个人工开凿的水渠是由高到低蜿蜒而下,水也随着地势的变化有浅有深,浅的地方水深不过半米,深的位置或许会有两米多。

  一切都是最自然的形态,完全不会影响鱼虾固有的习性。

  整个水渠规划长度超过八百米,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依据地势在林间蜿蜒,只有一小部分被刘树规划着经过老屋之侧。

  至于说向水渠里投放什么鱼类,刘树也想好了,不养九溪村村民们养的那些大鱼,就用山溪里本来的生物种群。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