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节 全子才进军_狠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阴易逝,在皇帝与朝臣的激烈地讨论后,时间到了端平元年六月,据关守河的策略还是按计划实施了

  六月十二日,庐州知州全子才率淮西精兵万余人自庐州(安徽合肥)北上,出发前往第一个重要目标,原北宋的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

  全子才,祖籍山东青州,高宗衣冠南渡时迁至广西灵川,自幼聪慧,进士出身,历任知县、判官、知府等职,十七年就升到知府,升官不慢,有二把刷子,其训练兵马有一套,众人美誉,传到朝廷,是以理宗皇帝以其为先锋出战。

  六天后大军渡过淮河进入敌境,在敌境一天行军下来,淮西兵提心吊胆的心思渐渐放宽。

  因为根本没有敌人,路上望见大好河山如今变得断壁残垣,人烟绝迹,一片萧条,所过之处,尽是野草丛生,野兽旺盛。

  遇到的敌人是狼、豹子和老虎!

  战争带来的创伤极为严重,令人感慨。

  全子才四十出头,顶盔着甲,一副儒将的模样,在营地里巡视,众官兵向他致敬,他也微笑着回礼。

  实际上他的心中,只想说“nmp!”

  他想去上阵吗?

  不想,压根儿也不想!

  虽说他有着建功立业的心思,可他才不想冲到第一线,兵凶将险,危机重重,他一个文官,凑什么热闹。

  宋军打金军已经够困难了,如今要遇上的是比金军还要厉害的蒙古军,怎么打?

  南宋朝廷很逗b的,武将被压制,以文官指挥武将打仗,其实无论武将和文官,谁都不爽,可朝廷就是要这样决定的:文官必须教武将打仗!

  聪明的文官根本不想上一线,他们知道专业人士做专业事,战场就是军人的天下,你一个文官跑去凑乎什么。

  如京湖制置使史蒿之就从不教武将怎么打仗,他与孟珙制定战略,由孟珙因地制宜地实施战略,史蒿之则在后方负责粮饷。

  结果是哥俩好,孟珙不断打胜仗,史蒿之则是坐享其成,升官发财。

  但象史蒿之这样做是非主流,要不是其叔史弥远的庇护,他早被御史们喷得下台了。

  全子才自然做不得象史蒿之这么超然,唯有亲自上阵,表面上他是指挥若定,实际上回到私帐内则是直冒冷汗:总算是平安地过了一天!

  第二天行军,他不断地派出斥侯探查军情,回报是没有任何敌情。

  蒙古军采取的是“攻城不守城”的策略,已经北还,在当时进攻金国城池时,蒙古军如金军一样签军,即签发当地民众上战场当炮灰,中原百姓又死伤殆尽,在撤离时,蒙古军裹胁着民众一起离开,把民众充当他们的奴隶。

  因此宋军如入无人之境,连活人都没看到几个。

  渡过淮河之后,全子才军于二十二日到城父(安徽亳州谯城区附近),城父本是大城,在北宋时号称小东京(也就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