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妞也风光_风月艳留香在线【艳过请留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的T台上,每个模特都骨瘦如柴,销路最好的两类保健品,除了补肾,便是减肥。胖姑娘们对影自怜:妹妹生不逢时啊!为什么没能跟贵妃姐姐一起,生在胖子得势的黄金时代

  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有人为了迎合你喜欢服装的心理,专门为你准备七百多人做衣服吗?有人为了让你吃上喜欢的荔枝,下令开辟了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吗?你有属于自己的霓裳羽衣曲吗?这一切,都属于那个胖胖的135磅,约合61.5公斤(陈寅恪语)的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丽质,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了(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第之欢)。

  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对于现代人,特别是现代的女人,胖是避之尤恐不及。可是杨玉环的胖就在于她胖得绝,手臂、胸部、腰处、两胯、大腿、小腿,无处不显示出一个胖。但其肤似凝脂,一笑倾城,妩媚万千。传说,唐明皇只宠爱杨玉环一人,其他妃子包括皇后都吓坏了,大家凑在一起讨论了一下,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皇上偏好肥胖女人。自此后,往常都以自己有苗条身段为豪的妃子们开始大吃大喝,平日鲜有妃子问津的肥肉在内宫一下子供不应求,而那些蔬菜瓜果之类的却在成堆地腐烂。

  古人关于以肥为美的诗词、句子、文章,这能看出不单单在唐朝有这种思想的。打很早的时候起,中国人就固执地认为漂亮的标准就是又高又胖。《卫风・硕人》赞美一位贵妇:硕人其颀,衣锦襞衣。颀者长也,硕而颀,也是又高又胖。胖到什么程度呢?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柔荑为植物的嫩芽,凝脂是凝结的猪油。领是脖子;蝤蛴,后世音转为蛴螬,是蝼蛄的幼虫,又白又胖。你想想:一身肥膘,脖子如鼓囊囊的虫子,手指如肥满鼓胀的嫩芽,这副形象,不是足可以当得起现在所谓一篓油的雅号吗?后来的蔡邕《协初赋》中写美人,所用的喻体,换得高雅一些:面如满月,辉似朝日,色如莲葩,肌如凝蜜,但整个形象与一篓油还是没啥区别。然而在古代,这一篓油就像麦当娜。绝对是为人们所企慕、所崇拜的偶像。那时人们对妇人不但崇尚肥,而且还越肥大越美。封建时代最开放和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