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挑战与建议_风月艳留香在线【艳过请留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挑战与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断,凸显出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里,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在新时代的迭变和升级,是教育信息化演变的高级阶段,是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推动教育深化变革与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这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文通过回顾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数字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析发展特点,总结历史成就,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现状,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以期把握其基本规律和发展态势,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出建议。

  一、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一)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数字化发展概况

  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自21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数字化发展规划,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

  1.教育数字化基础建设驱动阶段(20002011年)

  200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教育数字化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该规划指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该阶段教育数字化发展主要内容包括重大工程建设、数字化平台和资源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育政务数字化建设、产业和标准体系建设等。具体表现为: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等延伸和扩展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和各级各类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在数字化平台和资源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开放式数字化平台,开发各类数字教学资源等;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施信息技术普及教育,开展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等;在教育政务数字化建设方面,推进建设教育办公信息网、教育业务资源库等;在产业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鼓励多种资本参与数字化产业建设,规范数字化国家标准体系和推广行为等。

  历经十年的基础建设驱动发展,为我国教育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