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九章 朝鲜对日本的战争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就算是有朱由检带来一点后世的先进知识,也不能说整个社会就此大发展了。

  什么事情都可以跨越式发展,唯独教育不行。一个时代如果没有教育支持,想一下子就发展出几百年的成就,那还真真是扯淡了。

  “炼钢的技术发展现在很慢,老臣愧对皇上”宋应星嘴巴蠕动几下,有苦难言。

  “别这样想,宋爱卿已经做的很好了。”朱由检赶紧劝住。

  炼钢看起来容易,实则相当困难。炉温的提高技术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小炉到大炉也不是简单的把炉体扩大。

  很多里写炼钢,只要一实验出来,然后一两年钢产量直『逼』二战的米国,再过几年中原大地就能跑火车了,而且还能从新疆修到中原,从河北修到关外。

  胡扯!

  能用小炉实验出的钢产量,怎么支撑一条铁路的用钢量,建一万座小炉子吗?

  钢铁洪流听起来激动人心,可惜钢铁行业的发展整整经历了几百年,而且从技术层面上,人们很早就知道原理了。

  “炼钢技术不能停,如果钢材料不过关,武器就会落后。大明可以不装备栓动bn,但是不能不产钢。”朱由检一语成谶,这是他不敢松懈的技术发展。

  四个人聊了很久,看似轻松惬意的一场话会其实决定了大明未来的政策基调。

  大明现在步子迈得有点大,然而国内其实已经严重空虚了。要不是海战这一仗打赢了,怕是亏空的厉害。

  说到底,朱由检使用了国债这个手段来暂时填补了亏空,但是央行发行的国债是五年期的。难道到时候朱由检使用货币超发这种掠夺式的办法,来堵这个窟窿嘛?

  那是真不要脸的行为。

  现在的大明不同于后世,大明没有工业规模,也没有商业规模。货币超发,抢那些从地里刨食的农民的血汗钱吗?

  大明必须在五年之内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出来,而且还要填得上国债这个窟窿。

  左想右想,实际上只有发展航海和海贸这一条路。再说明白点,就是抢荷兰人的生意。只有把“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生意抢了才有可能得到这笔财富。

  同时朱由检说得也没错,大明没有现代造船业,从教育和政策上向造船行业倾斜,一是帮助朝廷抢荷兰人的生意二是帮助教育业培养一批理工科的人才,因为营造技术本身就是理工科的范畴,跟文科可扯不上关系。

  其次,大明在商品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抢荷兰人的生意还是有底气的。只要造船业跟上来了,相信海贸的发展会有一片新天地。

  “皇上想如何发展造船业呢?”方以智问道。

  要说大明现在的造船技术也不落后了,就算前一批战舰造得有点粗糙,可那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因为时间不够赶出来的活儿。

  在这样先进的造船基础上还要技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