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宫之夜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着先入洞房,有这样操作的吗?

  最重要是焦紘没有与孙承宗,李廷机等其他皇太子讲官商量,而是单独呈送的。

  宋应昌听了微微笑着,而林延潮则是不动声色问道:“宫中可有动静?还有稚绳,九我他们怎么看?”

  方从哲道:“宫中没有表态,但是稚绳,九我他们都是很恼怒,焦讲官虽是万历十七年的状元,但论年资居于皇长子众讲官之末,他未经商议上养正图说实在不合宜。但据以学生所知,焦讲官也是一片好意,他对皇长子一番忠心,我等也不能贸然相责。”

  林延潮闻言欣然点了点头。

  他明白孙承宗如此持重,绝对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挑起天子与皇长子间的矛盾。因此焦紘此举令他不悦也是必然的。

  当然最关键还是天子的态度,皇长子刚刚出阁读书,结果就有讲官上变相劝进。

  这事拿嘉靖朝来对比就很有意思,嘉靖朝上圣功图的邹守益,霍韬二人在大礼议中一人是主张继统,一人是继嗣,这邹守益还是王阳明的弟子。不过在上圣功图后,嘉靖皇帝先是降责欲问罪二人,不过后来又启用二人为皇太子讲官,这一系列操作令人思来有些不明而明的感觉。

  但是不能拿霍,邹二人之时来比较焦紘。

  另外一事就是王锡爵了,王锡爵刚刚加官从少傅升至太子太傅。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王锡爵突然向天子提出致仕,并提议增补阁臣。

  此事虽被天子按下,但官场上已是风传王锡爵已决心归老。

  宋应昌不由道:“上个月皇太子出阁读书,这个月王太仓即上疏引退,不得不说是此乃负气之举啊!”

  林延潮则道:“我虽与王太仓不和,但论隆万两朝之辅相,论持身之洁、嫉恶之严,无如王太仓者!”

  说到这里,林延潮负手仰天道:“王太仓若去,吾实扼腕叹息矣!”

  宋应昌微微笑了笑。

  林延潮去朝鲜前以焚诏打了刚刚担任首辅王锡爵的脸,现在回京了王锡爵倒是要走了,如此说辞不是有些假惺惺吗?

  方从哲低声道:“天子虽不允王太仓辞相,但现在吏部这边大冢宰陈余姚,以及铨郎顾无锡已是张罗下任阁臣人选,按照吏部的意思,至少要增补两位阁臣入阁!现在朝野都已在议论此事。”

  方从哲这话,林延潮哪有听不懂的。

  他笑了笑道:“无论陈余姚,顾叔时如何商量,他们都不会举我的!”

  “以老师援朝破倭之功,身负天下之望,吏部不推举老师,还有何人可以服天下?何人可以众望所归?当初老师言要以事功入阁,眼下正是良机啊!”方从哲郎声言道。

  林延潮看了方从哲一眼,对方说得不错。

  他之前错过两次次入阁机会。

  第一次是申时行离去前,有推举阁臣的名额,当时申时行认为林延潮初拜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