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9章 败逃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挥余部继续回撤。

  这就是队长的重要了。

  如此危局。

  金江军仍然没有大乱,不是靠的李胜虎的才能,更不是靠的他的威望。

  这种形势下,前线的军士哪里还能听得到他的话,无非是金江军的队长们。

  根据自己的职责和经验,做出了有利的选择。

  当然。

  李胜虎转向的快。

  原来阻击的几百蛮兵反应不及,见对方阵势未乱,也不敢深追,直到主将赶来。

  阿克敦虽然尽全力追击李胜虎部,可是李胜虎抢先一步,又有处处断后之兵。

  到底还是被李胜虎跑了。

  不过也不算失败。

  周军三千人,死伤俘虏大半,李胜虎部,虽然见机不对跑得快,可是一路逃往,加上断后之兵。

  损失至少五六百人。

  李胜虎即恨王纯部不堪用,溃败太快,又恨魏毅轻派他们,不给他们喘口气的机会。

  同时也满心的羞愧。

  逃往的途中。

  不少的队长为了掩护大军,选择带队留下,迎向蛮族,发动了自杀式的反击。

  想到此景,李胜虎满脸通红。

  出海以来,跟着将军他从未打过败仗,这是他第一回败仗,羞愧他不怕。

  可是他心痛。

  彻底不再信任锦州军,周军,他不在乎辽东经略会如何责罚自己,一退两三百里,竟然直接退到了宁远。

  阿克敦打了大胜仗,更是打败了金江军。

  皇台吉亲自夸耀。

  此战功立马下发全军各部。

  出战以来,扫平东海堡,攻破广宁右屯卫,如今又打败周军,更甚至打败了金江军。

  蛮族全军军心旺盛。

  阿克敦看了眼正满脸兴奋的大汗,意犹未尽的向众人讽刺金江军,于是忍住了心里的忧虑。

  他虽然打败了金江军。

  可是金江军的强悍,已经不弱于他们了。

  追击的路上。

  那些死战不降,甚至主动冲锋,为大军赢得时间的小队,让阿克敦仿佛看到了年轻的时候。

  那时候他们还没有立国。

  跟着老汗征战四处,虽然他们当时还很弱小,可是人人一心奋勇不惧死。

  随着老汗的去世,军中老一辈的兵将,也逐渐凋零。

  自己当年的族中长辈,还存活的已经不多了。

  像自己,还有呼塔布,穆隆额,阿骨等,以前不过是老汗身前的马前卒。

  金江军在变得强大。

  那他们蛮族的后辈们呢,能跟上金江军的成长吗?

  阿克敦有些担忧。

  明明打了胜仗,不但没有因为胜利而得意,反而琢磨其中的差别,认清自己的实力。

  能先后得蛮族老汗,新汗的重视,蛮族的老将们可见一斑。

  大凌河堡。

  摇摇欲坠,却就是不倒。

  屡次眼见要攻上剁墙,最后都功亏一篑。

  原因就是那名红色的身影。

  那红衣将领不断出现在各处的城墙上,每到一处,则代表此处登上城墙的蛮兵被击退。

  多么耀眼的人啊。

  可是蛮族大军,不但没有因此而士气低落,在蛮将们的鼓动下,纷纷战心涌起。

  大凌河堡才几千人,如何挡得住他们蛮族。

  皇台吉一路来的手段,还是发挥了不少的作用的。

  不然只一个大凌河堡,就挡住了他们大军这些时日,如果不想尽办法扭转士气,那就再无可能攻破此堡。

  熬。

  一个熬字,蕴含了让人学习一生的道理。

  大凌河堡在熬。

  蛮族在熬。

  木茂堡的程之信也在熬。

  不过程之信信心十足。

  他驻守的木茂堡,不但多次打退了蛮族的进攻,还趁夜出堡突杀一番。

  虽然战果不多,却极大的鼓舞了木茂堡的军心。

  所有人都在熬。

  谁能熬的住,谁就能胜利。

  不同的是,战场上是用命来熬。

  再如何形势,一定有一方是先熬不住的。

  大凌河堡熬住了。

  木茂堡熬住了。

  蛮族熬住了。

  最后北边的流水堡却没有熬住。

  程之信虽勇猛。

  可还是需要成长。

  只顾到了自己,没有顾到自己手中另外的一部。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