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女市委书记是不是很开放 1_非常仕途: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特殊地理位置,“文革”开始后,它成为本省最混乱的城市之一,是本省的重灾区。1967年初,随着省城的造反派夺了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省城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的权后,平川的造反派也夺了平川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的权。夺权以后,由于造反派内部争权夺利,发生了分裂,形成了“打派”和“支派”两大派别。这年夏天,两派在平川发生大规模武斗,双方死伤多人。在对平川实行军管后,虽然形势有所好转,但根本矛盾并未解决,派性活动仍很猖厥,并逐渐影响到参加地方“三支两军”的当地驻军,使得平川的局势更加复杂。

  为此,平川市曾先后三次成立(或改组)市革委会,领导班子也换了多任,以至于在平川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打得好,支得对,一年一个革委会,干部乱部队,群众活受罪。”从1968年起,平川市先后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两年后,平川市又按照上级的部署,开展了深挖“五一六”反革命集团的运动。“五一六分子”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反周恩来的人,在“文革”中被定为反革命分子。而在历次运动中,由于派性的影响,出现了许多私设公堂、刑讯逼供的情况,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整个平川市挖出了六千多“五一六”分子。其实哪来的这么多“五一六”分子?平川市远离北京,有几个人了解“五一六集团”是怎么回事?

  这其中“打派”和“支派”的人都有。这些所谓的“五一六”分子,往往都是在“学习班”里被逼无奈而招供的,而且一个被打成了“五一六”分子,又被迫供出一批“五一六”分子,甚至有的人今天是审查“五一六”分子的,第二天就稀里糊涂地也成了“五一六”分子。一时间,人人自危,个个难保,群众中流传着“‘五一六’,家家有,不是亲,就是友”的顺口溜,给整个社会造成新的混乱,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总理提出批判林彪的极“左”路线,对受到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的人和事进行平反,但不久又受到“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在此形势下,平川市的所谓“五一六”分子陆续出了“学习班”,但善后事宜并未能完全处理好,一些影响仍然存在。对于那段历史的惨痛记忆,相信每一个平川人多少年都不会忘掉。而武文革,这个靠造反起家的扳道工,在文革初期搞批斗最积极,抓“五一六”分子又抓得热火朝天,林彪倒了他又猛烈批林彪,于是便扶摇直上,晃晃悠悠地就走上了平川铁路局的领导岗位,接着,还进入平川市革委会做了市级领导。

  话说那一年丁露贞的父亲被迫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