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三章 以(理)服人_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学生来到了京口。

  董良和刘备、诸葛亮他们在这京口搞出来一个大书院,自然不能忘记在豫章培养了那么多人才。

  那些人已经经历了一轮的培养,无论是他们的学问基础,还是他们对于刘备的向心力,都要胜过这些其他地方来的文人,自然要优先的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深造。

  所以就用大船一批批的将当地的学生,一些处于轮换期的官吏运了过来。

  这些人许多是和董良有过真正的相处过的,有些是因为董良开放的科举政策而提拔上来的寒门士子,有些则是因为豫章百姓们的日子欣欣向荣,而对董良的治理心悦诚服的。

  还有等等许多明里暗里接受过董良发动政策的一些好处的。

  这些人在大街上,自然不愿意听那许多什么都不知道的文人胡乱的对董良的讨论和批评怀疑。

  自然也就自觉的开始维护起董良的名声,将董良的政绩以及一些学问一桩桩一件件的讲给这些人听。

  可一种观点的出现,自然是一些人能接受,一些人不能接受。

  他们对于董良说的好话,自然有许多客观的文人愿意听,也有一些偏激的儒生和学子,则开始进行更激烈的怀疑。

  有的人怀疑董良那些政绩都是假的,因为他的未婚妻是刘备的女儿而故意给他刷的政绩。

  有些人则干脆的认为这些从豫章来的文人不客观,他们拿了刘备的好处,属于被收买的水军。

  还有的人则干脆的认为,这些人只是单纯的想要跪舔刘备和董良是在趋炎附势,故意的在这大街上帮人家说话进行邀宠。

  这样一来,矛盾瞬间冲突的激烈了。

  这不仅仅是对于刘备和董良的侮辱,也是对这些说好话的文人的侮辱。

  这自然就是一番唇枪舌战。

  可总有那搅屎棍和茅坑里的石头是又臭又硬,根本讲不通嘴巴还恶心人。

  当互相在言语上充分交换意见之后,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要从物理上进行服人。

  这汉朝的儒生,你别管他是好人坏人,儒家的经典治的怎么样,学问搞得如何,武德却是一个比一个的充沛。

  虽说算不上是个个都有硕大的肌肉力能扛鼎。但是拔出腰间的宝剑,流畅的耍上一套剑术,三五个大汉不能近身,这却是轻而易举的。

  这些人在大街上起了冲突,峨冠博带的儒袍飘飘然,腰间长剑刚柔并济,耍起来非常的好看,高高在上文人互相的动手又比较精彩。

  这观赏性和戏剧性全都拉满,就难怪这些百姓们都喜欢看。

  打架打的多了,看打架的都有了经验。

  旁边的百姓一见着身旁的文人,唾沫星子吐的快了一点。脸,脖子刚要泛红,就立马来了精神,知道这是要起冲突了。

  一个个在街上闲逛的百姓,都盯着那些互相谈话的文人看。

  兴致勃勃的听着他们互相谈论,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