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效射程勉强能达到二百五十步,差梁军太远,也就难以用在战场与梁军争锋。

  听斥候的描述,王景荣之前试着将碾成粉末的铅丹灌入铜管点燃做过试验,这时候将铜管拿出来,当着萧衣卿及宗述、那赫颜真等将演示,装入药、棉拎线及石丸点燃,一声沉闷的响声过去,在一阵青紫色烟气里,石丸竟然也被喷射到十数步远处。

  看到这一幕,萧衣卿猜到梁军所造的伏火弩,道理或许就在这里,但是将小小的石丸喷出十数步远,与将重逾二三十斤重的铁丸轰射出两千步远,还能摧枯拉朽般的撕碎重甲、洞穿墙体,这里面的差距是何等的惊人!

  他都不知道洛阳什么时候就暗中研制这样的恐怖战械,也不知道韩谦出于怎样的心态,到这一刻才拿出来。

  双方都不缺才智卓绝之士,而残酷的战争又是军事技术发展最直接、最高效的催化剂。

  在几百年金石药伏火及铅丹炼制经验总结基础上,火统、火炮雏形的出现已经不存在任何的障碍,甚至前朝末年就有人用铅丹碾碎后装管发射火焰箭。

  虽然早年刚到棠邑时,韩谦就使工师学院开发出火炮、火|药枪的雏型,但最初一代的火炮、火|药枪威力太过有限。

  火炮装石弹,射程不过三百步;而火|药枪的威力,甚至都远不及改良前的臂张弩。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极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硝石的制备极其落后,生产规模又极为有限;甚至硝石与更为常见的芒硝之间,常被人混淆,极难鉴别。

  太早将技术不成熟、威力不大的火炮、火|药枪投入战场,除了引起敌对势力争先模仿之外,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在火炮技术发展到足够先进、同时确保敌对势力难以在短时间内成功仿制之前,内部也只有极有限的人知道这项技术的存在,更不要说过早投入实战了。

  当然,利用在新学基础上建立的研制体系,十数年来对火药及枪炮技术持续的进行改良,这里面的进步之大,却是萧衣卿他们所难以想象的。

  要不是洛阳这些年已形成初级化学体系,仅硝石的鉴别、提炼、纯化,可能就需要数百年的经验摸索。

  而洛阳此时投入实战的火药,就物理特性而言,已经差不多快接近黑火|药的极限了,燃爆威力差不多是将铅丹简单碾碎成粉末后的十数倍,也因此才能将长炮身的重型滑膛炮射程提高到三千步这一堪称恐怖的距离上。

  而枪炮威能,除了与火药性能外,也与枪炮的铸造水平及精度直接相关。

  重型滑膛炮的铸造,更是韩谦二十多年来推动冶炼铸造发展所得成果的一个缩影。

  当然了,萧衣卿在这个节骨眼上,与王景荣着工师当众演示铅丹粉末射石,不是说要在这时去推究伏火弩的原理,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