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43章 九连殿?又一个玄武门?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皇后,按说他也是陛下的嫡子。虽然成色上可能略逊于晋王,但您别忘了,他的年纪可比晋王大,长幼有序,理应晋王继位!”

  “可阴皇后到底是不是真陛下所立都不一定呢?”

  李大亮道:“那这个问题咱们也算平手,可以再考虑别的方面。”

  “还有什么方面?”

  “当然是诸位大人自己了。”李大亮没理郭业,却走到了孔颖达的面前,道:“孔尚书,今天在立齐王为太子的大典上,您给齐王行礼了吧?”

  “呃……那当然是是行礼了。”

  “行礼之后,是不是就算承认了太子的地位?承认了齐王乃是半君?”

  “呃……算……算吧?”

  “您是孔圣人的三十二世孙,最是知礼不过。这认了君主,还有反悔得道理么?”

  “这……”

  李大亮舌辩滔滔,还真把孔颖达说了个哑口无言!为啥?关键是在封建社会来说,这个道理极正!

  俗话说得好,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旧的主公死了,改投新主公,那谁也没办法,总不能让大伙都陪葬吧?但是旧主公还好好的你就改投他人,那就很不合适了。

  所谓太子,又称储君,或者说是半君。

  不管是什么原因,群臣在大典上给李佑这么一跪,双方就有了君臣之分。

  再想反悔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举个例子,在历史上,宋仁宗去世,赵曙为新帝。在山呼万岁之前,名臣韩琦先嘱咐身后的大臣们,我跪了你们再跪,我不跪你们都别跪。

  为啥?万一宝座上坐的不是赵曙本人呢?大家要是跪错了,不是全完了吗?

  所以,他要先命人把坐在御座上那人额前的头发拨开,露出真容。等确认了是赵曙本人,这才下跪。

  大庭广众之下,去拨皇帝的头发,这多不礼貌?但那也没办法,此事太重要了,就算对新皇帝无礼,也只能这么干。

  虽然说“半君”和“君”并不完全一样,但现在李二陛下已经死了,所谓的“半君”自然和“君”也就相差不大了。

  见孔颖达久久不语,李大亮趁热打铁,继续道:“另外,大伙想想,晋王对大伙有何恩义?立齐王为帝有什么不好的?大家何必死抱着晋王不放?”

  李佑看出了便宜,赶紧道:“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本王在此立誓,我若为帝,原来与孤王有仇怨者,既往不咎。不仅如此,群臣尽皆官升一级!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若是李治在这,当然不怕这个,大家争相出价呗,你升一级,我就能升两级。但问题是,李治现在还被关着呢,他不开口,其他人若是代替他许诺,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李佑的话音一落,不少人看他的目光开始热切起来。

  还是那句话,都是陛下的儿子,差不多的情况,立谁不是立呀?

  至于说李佑的人品不好?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