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7章 像西瓜一样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7章像西瓜一样

  参加完钼矿的投产仪式,杨东升赶回长安。

  东升重工长安发动机维修厂已经搬进了新厂房,崭新的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整个工厂的安保级别也拔高了数个等级。

  有几个车间负责站岗的甚至不是东升集团的人,连杨东升和王副总也是验证了身份才被允许进入。

  其他与生产无关的人,干脆连进都不让进!

  高大的车间内放着数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有的已经被已经被拆开,正在做分析。

  王副总边走边介绍,自第一台大涵道比发动机交给空军以来,东升重工已经先后交给了空军六台长江大涵道比发动机用于测试,其中四台已经被军方折腾坏,送了回来。

  可以看得出这些发动机磨损很严重,有一台发动机的机匣甚至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不知道经历了什么。

  似乎是看到了杨东升的疑惑,王副总忙道,“其实空军方面对我们的发动机还是很满意的!”

  又进入另外一间厂房,东升重工第一台小涵道比发动机“黄河”正在这里进行总装。

  虽然他们对小涵道比发动机的制造起步比较晚,但是F-110与CFM-56的核心机相同,省了很多麻烦。

  在长安这里,东升重工还有一家重要的飞机设计与制造子公司。

  无人机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发展方向,这家公司的员工全部都是在中国大陆招收的,而且差不多有一半人都毕业于同一所大学——长安工业大学。

  整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8岁,虽然年轻没有经验,但是设计非常大胆。

  杨东升看到了大量翼身融合、联翼方案的无人机模型,甚至见到了一款多旋翼无人机模型。

  相比之下,沪上分公司方面,杨东升从波音、洛克希德、庞巴迪公司挖来的那些有经验的人才,都是清一色的传统设计。

  杨东升终于明白,2010年之后,我们国家的飞机制造为什么会突飞猛进了!

  杨东升挑选了一批设计方案,让人把背后的设计者找来。

  这些人不少都是硕士、博士,甚至是本科毕业没两年的,杨东升也不过三十出头,他主动放下架子,跟这些人谈的很投机。

  杨东升手里抓过一个模型,“你们搞设计的确实可以天马行空,但是我们制造得考虑成本、技术可行性等一系列问题。”

  “翼身融合技术可以显著使飞机的升力以及燃油效率提升,长期看还是更加经济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道。

  “翼身融合技术确实是技术趋势,可是现在技术要求太超前了!”杨东升拿出那个多旋翼模型,“相比之下,我觉得这个方案更有可行性!”

  这时一个三十岁出头,带着金丝眼镜的青年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这个设计其实有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每个旋翼都安装一台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