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闪击南昌_抗战之军工元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此李卫华也无话可说,虽然他脑中早就有了一个十分合适的目标,现在却万万不可泄密,最后只得同意了李寿恒等人的要求,让那些有课题正在进行中、或者说在苏区可以开展工作的专家(飞行员也一样)及其必需的助手与技工留了下来。这些人才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建起了苏区第一个热电厂、第一个水电站(装机容量仅有几百千瓦的微型水电站)、第一个有色冶金厂(铜锌铅)、第一个电解精炼厂、第一个机械厂、第一个钢铁厂、第一个硫酸厂、第一个硝酸厂、第一个炸药厂以及很快就成为苏区经济支柱的炼钨厂,虽然大部分规模很小,还带有明显的试验xing质,但毕竟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也大大改善了苏区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尤其是兵工厂更是获益良多,此后就算外面封锁依旧,至少枪弹的生产总可以勉强维持......

  但为了保护他们以及工厂的安全,李卫华却被迫多留了一些部队下来,令苏区留守红军的总兵力超过了三万人,另外还有留下养伤的两万多伤兵,而且为了保护工厂,苏区红军作战的灵活xing大大下降,很多时候不得不与敌人硬拼,好在有兵工厂补充弹药,情况比起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中央红军还是好得多。尽管如此,其后的两年里闽赣浙粤皖苏区的红军和革命群众还是作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红军累计伤亡超过七万人,民兵与群众死伤超过十万,后来国共停战时闽赣浙粤皖苏区的正规红军数量已经由最多时的五万锐减到两万多人,若非主战场是底子相对厚些的闽浙赣地区而非原中央苏区诸县,损失还会更大。但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苏区包括兵工厂在内的主要工厂都保住了,并在其后的抗战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1935年7月下旬,红十五军主力以及非战斗人员共计十五万人离开江西贵溪县向西挺进,在得知陈诚的主力驻扎于赣南的最大城市赣州,而位于赣北的省会南昌却只驻扎有朱怀冰的94师后,李卫华断然决定先打南昌、再渡赣江,一是为了渡江的安全,二是顺便提前清除朱怀冰这个历史上抗日无功却疯狂**、甚至像康泽那样以保甲法大肆杀害无辜群众的人渣,继续替国民党“清理门户”......

  由于李卫华的这个想法早已有之,因此兵出贵溪之前,龙飞豹率领的特战队数百人就已经混进南昌城潜伏起来,其中一部分特种兵再次干起了炮兵观测员的工作,使得红十五军的大量山炮可以精准地打到城内的一些重要军事目标,而城内**却因从未受过这种间接引导炮击的训练而无法有效地还击,士气顿时骤降。而当红军利用射程相对较远的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