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 刺杀_鬼眼医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促使太后动手的原因……于静潇的嘴唇已经被牙齿咬得没有血色……极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求白煦派人查看父母的状况,惊动到了太后,才迫使她立即下手。

  于静潇想到此处,紧握的双手的指甲不由得深深嵌入皮肉中。

  白煦,你可一定要安然无恙啊……

  皇上遇刺的消息仅限于朝中的近臣知道,对外自然不能随意泄露。所以从那天之后,白煦便称病不再临朝。朝政暂由二王爷白冉全权代为处理。

  虽然宫中已经尽可能地将此事压下,可这消息还是不胫而走,甚至传到了北方。

  太后闻及皇帝病倒,便火速带着九皇子返回京中,探视白煦的病情。

  可是因为白煦曾下过严令,养病期间任谁来了,都一概不见。所以就连太后也吃了一个闭门羹。

  皇帝连太后都不见,可见其伤势严重到何种程度。说句不中听的,恐怕已经到了性命攸关的地步。

  皇帝伤重垂危,且尚无子嗣,这便涉及到了国之根本,也就是帝位的传承问题。

  目前朝中只有二王爷和九王爷两位皇子。虽然白冉年长,但若论亲疏嫡庶,作为出身低贱的德太嫔的儿子,白冉的身份自然比不过太后的嫡子白韶涵尊贵。

  为了这帝位继承人的问题,朝中因此也分成了三方,一方是拥护白冉暂代摄政王之职,待到皇帝的情况明确后,再行决断。另一方,则是拥立九皇子登基,由太后垂帘辅政。这一方人数虽然最少,但大都是朝中老臣,对整个朝堂都颇具影响力。最后一方人数最多,就是保持中立,持观望态度的人。

  就在朝中为此事僵持之时,北境却突然传来战报。

  当今晋国皇帝的五皇叔韦正风,因不满魏帝白煦借渭水河一战时,逼兄长退位之事。公然违抗晋皇的命令,自行率领十万大军,叩边南来。

  魏晋两国刚刚缔结的同盟条约,登时变得岌岌可危。

  这也使得已经动荡不安的局势,再度雪上加霜。在短短半月间,大魏朝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

  可就在这种紧要的关头,仍不见白煦出来主持大局。朝中那些原本保持中立派的大臣们,也不得不纷纷做出选择,向另外两方靠拢。

  因此时朝政大乱,朝廷尚且自顾不暇,更无法顾及到北方的晋军。在没有大将坐镇指挥的情况下,使得十万晋军长驱直入,敌军的剑锋,甚至已直指京师。

  于静潇一直在郡主府中听消息,她也曾几次派织锦进宫打听白煦的情况,可是却都被影部的暗卫们挡了回来。

  时到此刻,在听闻到晋国的大军即将踏临京师后,她再也坐不住了。于静潇心底一直认为,白煦应是出于某种目的,只是佯装遇刺。

  可是现在朝廷已经内忧外患到了这种地步,仍不见他出来主持大局。那便说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