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歌猛进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肇基以下,杨国柱、唐通、曹变蛟等人纷纷抄手施礼大声请战,一时间,整个大帐之中甲叶子碰撞之声响成一片。

  军心可用!洪督师捻髯大笑,他又何尝不想早日立功,早点平定眼前的黄太吉?京城之中早已有了传言,说他拥兵在辽东,心怀叵测等等。更有一个机密消息传来,朝廷因为粮饷艰难,中原腹地又有流寇四处作乱,便动了议和的念头,据说兵部郎中马绍愉已经和建奴使者私下往还,颇为密切。

  这一旦要是议和成功,本督的数年辛苦,岂不是还不如一介腐儒的三寸不烂之舌?!

  “祖大人,邱大人,列位将军,本督业已决定,大军起动,往广宁去!”

  此令一出,顿时大帐之中一片欢腾,众将都知道,这一仗打完,便是大家升官发财的日子到了!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安排全军部署,那一镇头敌,哪一镇接应,那一镇往来游击策应。照着洪承畴的本来想法,他打算将模范旅所部留在中军之中,一来可以护卫他的中军,二来可以作为全军的预备队随时投入战场。而打头阵的队伍。以他的眼光来看,最好的人选莫过于吴三桂的宁远骑兵,若是令吴三桂与宣府总兵杨国柱合力前往,一个年轻人的锐气,一个老者的稳健,这样的组合无疑是稳妥的。

  但是,从众将的眼光当中,从他在下面了解到的情形,这个安排不可以!

  很简单的一个理由,这二位吴将军。自从辽东开战以来。风头出得够多了,战功也是够多了。特别是吴标,连战连捷,此次更是领着被众人视为废物点心的马科立了如此惊天之功。俨然已经是军中的灵魂人物。这如何使得?

  便是吴三桂。因为多次立功,辽东军中已经颇有微词,不要说宣大军。陕西兵,就连辽东本地官军,议论起来也是阴阳怪气的。连他舅舅祖家的一些人对于他的迅速崛起也是心有戚戚焉,这样一来,这位吴将军也只能是暂时闲置了。

  “传本督军令!”

  对于别人的任务如何,吴标暂时懒得去关心,他只想知道自己的差使是什么,然后,谁和自己一道去。结果,听了半晌,也只是听到自己的任务仍旧是回松山去继续休整部队,保护从宁远到锦州一线的粮道畅通。

  而另一位吴将军吴三桂,也是同样的原任务不变,继续往来于宁远到锦州之间的护卫粮道,确保前敌的粮饷辎重运输安全。

  对于这样的军令,吴标心中暗自骂了一句,但是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打点起精神准备回松山去继续训练新兵,蒙头睡自己的大头觉,反正此番征讨辽东,自己所立的军功也是足以在老家起一座牌坊了。就像宁远城中皇上下旨给祖家立的那几座牌坊一样。

  而吴三桂却是心中大骂不已,正要抢步出班质疑一下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