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节 好人_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老吏上下其手的肥肉,一向缺乏监管。

  大虞的地方官们更喜欢刑事案件,什么勾结奸夫谋杀亲夫啊,不孝逆子饿死老娘之类的,这类案件能够为他们的官声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相较于普遍的民事纠纷,这些案件的数量还是太小了些。

  这是于内,对外也应该另立一个部门,李旭并不指望他们能够像007或者劳伦斯那样没事刺杀几个不臣的节度使,或者拉起一支部落联军干回鹘人一波。主要是一些常规的轻薄性工作。

  李旭现在心里已经将收复西域河西提上了自己的计划,以前李旭听过一句话,叫做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这句话本来是从和尚们吹牛打机锋里化用而来,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那就应该着手去作。

  李旭仔细考虑了一下自己旗下可用的这些人中,外事工作最丰富的就是著名流窜犯那罗延了,这个回鹘和尚在天竺留过学,在西域传过经,在草原砍过人。大虞周围这一圈让他走了个遍。

  有他作教授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皇帝将这个想法同那罗延一说,这位国师也是欣然答应,并且提出这地一批人要以从武功路数上就开始变,不让人窥破马脚。

  那罗延除了语言习俗之外,还会单独传授这批人护身的武功,大部分都是走天竺或者漠北的路子。

  对于他的这种安排,李旭自然全数答应。

  宫城占地宽广,李旭单门命令陈朝恩圈出几间宫殿供那罗延他们教学用,李旭有时还会单独会见一下这些学院,装一装逍遥子将自己的真气度送给他们一些。

  皇帝和那罗延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正事和杂事,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今晚要见的这位普祥真人身上。

  普祥真人,乃是一个名头颇响的道人,并非江湖上的无名之辈,他本来于出身茅山上清,是个正经的道人,平日里唱几句莲花落,弄些走街串巷捉鬼驱妖的把戏换一口饭吃。

  后来阴差阳错获得《太乙青罡》这等江湖上第一流的玄门功夫,渐渐也在江湖上闯出了些名头。

  似这样有了奇遇在江湖上闯出名头的人,每年都会出上那么三四个,也没有什么两部起的。这个普祥最为难得的就是他在江湖上的名声一直很好,是个近乎于白求恩一般的人物。

  具体表现就是他不仅自己有过奇遇,他还是个奇遇创造机。

  洛阳王家经营丝绸和麻纸已有百年,牵扯上了勾结山贼谋杀朝廷命官的大罪,满门被抄,王家的大少爷沦为乞丐,躲在土地庙里准备自杀的时候碰见了云游至此的普祥。

  这道人不仅将自己修行的一点真元度送个诶王家大少,还教他正宗的玄门武功,后来助王家大少洗清了罪名,将构陷他们王家的仇人杀死。不仅王家再次复兴,王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