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 再次进入坎星的任务_超级科技领航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超发现自己每次来坎星都带着很多任务,而且是越来越多。

  最开始的时候,他有点懵,也就是探明情况而已。

  后来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过来,他要忙的事情自然就越来越多。

  这次也是一样。

  首先是为下次火箭推进器的视频录制做准备,甚至他在想要不要直接在坎星录了算了,省的再两边折腾。

  这次要实验的火箭发动机跟前两次完全不一样,前两次也就一吨、两吨,在业余火箭里还算不错,但是始终上不了台面。

  咳,当然,当然,只是唐超这么认为,实际一两吨的推力也不小了,他并没有看不起业余玩家的意思。

  只不过直径米,推力吨,这……太香了。

  如果之前的发动机攒吧攒吧能把一个学生装满作业的书包送上天,让他可以去学校跟老师说“我真的做作业了,但是被火箭送上太空了”。

  那么现在的推力攒吧攒吧,足够送一两百千克的载重进太空了。

  也就是说,有了这种发动机,如果他可以造出火箭的话,他就可以进军微小型卫星的发射市场了。

  可以从“业余玩闹”的领域跨越到“利用火箭赚钱”的领域。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目前全球航天产业有400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能占到80%左右。

  而根据卫星的质量做分级,通常将小于1000千克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

  微小卫星具有发射方式灵活、研制发射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等优点。

  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轻型材料的研制以及高功率太阳能电池的出现,小卫星得以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民用通信、遥感气象、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行星探测、技术验证等领域。

  近年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瑞肯那边,非常重视中低轨小卫星的发射和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推进小卫星技术和业务的研究与发展。

  那些什么一箭十几、几十、一百多星的新闻,说的就是这种“小土豆”。

  根据估计,这类微小型卫星的市场也有近百亿美元。

  这还是两三年内的,以后肯定更多。

  当然,根据美瑞肯那边的“正常”规定,只要用了美瑞肯技术或零件的卫星,都不可以让天夏发射,所以天夏这边的市场肯定没那么大。

  但是……现在他来了,只要操作的好,其他国家为什么要用美瑞肯的技术,又贵又麻烦,条条框框还多,用领航者公司的技术多好。

  嗯,微小型卫星的发射市场他看不上,还是让给其他公司吧,他没必要跟人家抢这种市场。

  要是连这都抢,那就太欺负人了,还是把技术转让出去,让国内小航天公司去跟国外的抢去吧。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他这次来的第二个目的了。

  坎星那些原来就有的“小推力”火箭发动机他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