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四章 引蛇出洞_超级科技领航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空间站里的三位宇航员终于有了专用的科学实验舱,不用在“天和”核心舱里做简单实验了。

  “天和”这个核心舱的名头就是指的天宫空间站核心,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3部分。

  它总共有3个对接口和两个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

  它的轴向长度有米,大柱段直径为米,小柱段直径有米,主要用于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员生活,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它不是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那样的空天实验室,一号、二号是为了测试用的,所以功能全而简单。

  核心舱是整体空间站的一部分,空间站又有专门做实验的舱室,所以它就不用做的那么全面了,有做实验的能力,但也就是为了不浪费空间。

  现在专门的“问天”实验舱上来了,空间站终于可以做更高层次的实验了。

  “问天”实验舱的轴向长度约15米,最大直径为米,跟核心舱一个重量级,都超过20吨。

  对了,这个“问天”实验舱不是“天问”系列的行星探测任务,也不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别搞混了。

  发射成功之后,航天中心马上召开了例行发布会,在总结了此次任务的得失之后,开始发布一些后期要执行的计划。

  比如“梦天”实验舱的发射时间、第二枚长征九号的建造情况、明年载人登月的情况等等。

  这些信息都引起了媒体相当大的关注度,不过最让媒体关心的则是最后说的有关“新长征九号”超重型运载火箭的信息。

  一款火箭出来之后肯定不会就此定性,肯定还有各种改版,加个“ABCD”之类的后缀。

  很多记者做功课,也知道原定的长征九号还有“A”和“B”两型,就是去掉相应数量的助推器,以达到变换运载能力的效果。

  比如去掉两台助推器,让运载能力降到100吨。

  去掉全部的助推器,让运载能力降到50吨。

  这样一来,长征九号的运用就更加灵活了,因为有的货物块头够大,但重量却不大,用完全体的长征九号很浪费,长征五号又运不了,麻烦。

  长征九号的“A”和“B”型,就是干这个的。

  但是这次发布会不一样,没说这两个新型号,而是直接说的“新长征九号”,这就奇怪了。

  紧接着,又一个消息被甩了出来,已经执行过好几次的长征五号也加了一个“新”字,而且它的发动机也换了,换成了新材料发动机。

  最重要的是,它竟然也要搞回收。

  根据记者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