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三章 在地球开月球车_超级科技领航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宫二号稳稳的站在了月球表面上。

  当然,有点歪。

  它的降落地点还是波利德陨石坑,跟“坎月二号”降落的地方一样,不过两者隔了26公里。

  它们旁边不远处就是永久阴影区,按照天夏航天局的说法,这个陨石坑里应该有大量的水资源,就在地下,以固态的形式保存着。

  而那些永久阴影区,甚至可能存在月面水冰,就是没有藏在地下,不用破开月面去挖掘,直接用锤子敲下来一块就能带回去加工成生活用水和火箭燃料。

  当然,现在这些还不确定,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资料支持。

  两个设备降落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个。

  不过人类到底对月球的了解太少了,数据显示这里应该是个平地,没想到竟然有个10度的坡。

  还好,总体确实是平的,如果角度再大一点,“月宫二号”的降落就有危险了。

  其实“坎月二号”的降落地也不平整,不过它又不用住人,体型也小,基本不影响使用,能把两台月球车放下来就型。

  “月宫二号”就不一样了,它非常高大,里边需要住人,还有不少精密仪器,保证科研人员可以再月球上直接做实验,所以倾斜不能忍。

  好在“月宫二号”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着陆支架都是可以单独升降的。

  地面指挥中心,他们只是欢呼了一小下,然后继续工作,仅仅是顺利降落,他们的任务可没完成。

  “展开太阳能电池板。”

  月宫二号上边有电池,毕竟它所在的波利德陨石坑只有80%的日照率,20%的时间处于黑暗之中,换算成地球时间就是27天一个月球昼夜,5天多要靠电池撑过黑暗。

  电池是可充电电池,白天的时候太阳能板会给它们充电,理论上可以让四位宇航员满功率消耗1个星期。

  进入一般节能模式,可以用10天。

  进入二般……咳,进入极限节能模式,也就是只保证航天员的生存用电,这些储存的电量可以撑到3个星期。

  用着电池里边的电,摄像头把太阳能电池板展开的画面传回了地面,直播了出来。

  只不过为了保证安全和成功,这种无人设备做什么都慢,非常慢,展开几块大太阳能板需要十几分钟。

  指挥大厅肯定需要全程盯着,但是看直播的观众们不一定爱看,好在“月宫二号”上有很多摄像头,可以让观众们看其他地方。

  比如从月球上观看美丽的地球,是直播哦。

  欣赏挂在舱壁上的八辆小车车,一会要全部放下来在月球上遛。

  从一个比较偏的角度看月宫二号的舱门,这是以后宇航员出舱的地方。

  从舷窗内部看外边的月球,沉静、荒凉,但却是人类走向深空的希望。

  甚至还可以看月宫二号的内部结构。

  因为之前处于保密阶段,属于突然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