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新一轮整编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树铮从西北到远东,几年下来就是中将军区司令了,麾下十余万精兵,这份信任沉甸甸的,让人不得不感慨和信服。

  朱代珍是四月份第二批回到国内的远征军军官,在欧洲战场的表现出色,出过时是团长的朱代珍,回国已经是旅长。早年出身云南讲武堂,辛亥**后云南响应方剑雄的和平建国方针,当时是营长的朱代珍被选调去芜湖进修半年,毕业后提升为副团长,16年出国时提拔为团长。在欧洲的两年,朱代珍非常幸运的一点伤都没有,要知道在面对德国人凶猛的炮火和大量坦克的战斗中,年轻的国防军要求军官一定要敢于顶上去。

  两年欧洲的血火淬炼,朱代珍更为成熟了,对于当今世界的战术思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回头去想在芜湖陆军大学进修期间学到的东西时才发现,当时发的一本内部参考的《新战术研究》小册子,价值何其大也。

  回国之后不久,朱代珍得到了三个月的假期。回到家乡四川仪陇,多年在外征战,回国来看见老母亲已经满头白发,不禁暗生愧疚。在家乡的三个月,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变化。相比清朝,这些年的国内可以说政通人和,百姓的负担轻了很多。虽然农业税还是国家收入的大头,但是随着减租减息的政策强制性的执行,佃户家庭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县城里还有一些新办的工厂,运气好的可以在里面谋一份生计。冬季农闲的时候,政府组织修路,包吃包住一天五毛钱的工钱,只要能吃苦,谁都可以去做。

  总而言之,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在家乡的三个月,这些感触是清晰的。

  正准备收拾行装回部队的时候,朱代珍接到总参的电报,让他直接去北京总参报道,同时还附有一百五十元的路费和开销。

  朱代珍立刻告辞家里的老母亲,出发上路先到重庆。在码头的军人优先窗口,朱代珍买了去汉口的船票,这不刚拿到船票转身,便听到有人招呼:“玉阶兄!”

  朱代珍闻声一看,顿时兴奋地上前。招呼他的是两个同赴欧洲的战友,顾品珍和范石生,这三人还都是芜湖陆大高级进修班的同学,不过在法国的时候不是一个师的而已。

  “小泉兄,筱斋兄,你们也接到总参的电报了?”

  “接到了,还有一百五十元的路费和补助。”顾品珍一如既往,脸上总是带着平和的微笑。范石生道:“在家三个月,我都快长霉了,这不一周前接到的电报,我叫上筱斋兄就往重庆来了,没想到能遇见玉阶兄,正好,我们三个人有伴了。”

  三人正说着话往码头外走,但闻身后有人喊:“玉阶兄,筱斋兄,小泉兄,等哈,等哈。”三人站住回头,看见后面有三个军官追上来,仔细一看都认识,一起在欧洲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