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粮仓_道丰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起看书网,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土岭,赵家洼。

  小小山村,不足四十户,二百多口人,于整个原国来说,小如微尘,但已经是附近三山五岭较大的村落了。

  各家房子依着山脚,绕开大石巨树,散落而建,挨在一起的少,看着不那么齐整,摊开好大一片,于是接连各家的往往是犬吠鸡鸣。

  而今年节,鸡鸣已不闻,倒不是全都进锅了,虽然那是早晚的事情,只是锅已经不同,吃的人也不同了。

  山里平地少,可耕种的更少,人均摊分不足一亩,但朝廷不会因为地少就不收税赋。只要人还在原国,户籍上有你一份,你就得缴足这份……去了别国也一样。

  庆幸的是,缴税时不乏变通之法,粮不够家禽家畜可抵之,银钱亦可,总之,够数就成。

  当然,这不能成为一个村子再无鸡鸣的理由。于赵家洼而言,每年要缴纳的贡赋有三,国家取一,地方官吏取一,还有一份是被地方豪强拿去。

  前两者好说,多少总有一个定数,而后者,那是没有数的,全看他们心情。例如狗娃家那张虎皮,若拿来抵税赋,最少也能抵个十一二年,但周家拿走,来年还会来,并不会念你一分好,或许不打不骂就是恩典。

  若想着反抗不给,轻则挨一遭毒打,重则……哪块山地不埋人?

  倘若去诉诸官府,呵,豪强能够存在,何尝不是他们一份功劳?所以,这条路想也不用想。

  受三方压榨,赵家洼人犹能繁衍至今,靠的是那句“靠山吃山”。崇山峻岭,植被丰茂,物产丰富,飞禽走兽,山果野菜,应有尽有,往常是取之不竭的粮仓。

  但今年,下雪了。

  山封了,寻常人进不去,于是村里再不闻鸡鸣,如果不是有些犬还兼着捕猎的营生,下场大概也差不多,然而也是少了,除了家有余粮的“大户”,谁也不能保证它们明天还能不能吠出声。

  就像赵老爹家,四条异常凶猛的大犬,此刻都乖乖趴在窝里,排成一排,脑袋耷地上,瞅着进进出出的人,没谁不开眼地吠上一声。

  或许是饿了,也或许是那些经常遥相呼应的伙伴无声无息不见的太多,总之,它们很老实地趴着。

  况平看过赵老爹,由其长子赵山送到门外,一抱拳,“赵兄留步,小弟告辞。”多余的话一句没有,更不愿提赵老爹……对一个即将辞世的老人,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毕竟没有妻子那种把任何事都能说到暖心的本事。

  “你这外来的,就是礼数多。不像打猎的,倒像教书的。”赵老爹五个儿子,个个彪悍,老大赵山更是做了表率,所以尤其看不惯况平的表现,“人都是要死的,与其在这样的世道艰难求生,那未尝不是福气,老爷子都看开了,我们也没啥好说,倒是你……嘿,弄的比我们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