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白六十三章 突围(二)_铁血东北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凉如水,萧瑟的秋风在呼呼地吹着。

  茫茫的大草原上,一支六万人左右的部队正在快步前行着。

  只有几个高级军官和两个旅的骑兵骑着马,其余人全是徒步前行。

  不过,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任何一丝疲惫,或者沮丧的神色。

  满洲里,离他们越来越远。

  暂时的离去并不代表永远的离别。

  他们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回来的。

  孝侯,这次干得不错呀!才二十分钟,就把老毛子三万多人全部干掉了,还宰了他们两个少将,怪不得我爹在世时老是夸你,说你智勇双全,是个不世将才。”骑着白马的张学良微笑着说,用赞许的目光打量着身边的一个三十九岁上下,面容刚毅,浓眉大眼,身着东北军中将军服,骑着一匹黑色战马的大汉。

  少帅说哪里话,能消灭那伙苏军,全是仰仗着城中兄弟的帮忙,学忠就是个打酱油的罢了。”被称为孝侯的汉子讪讪一笑,十分谦逊地说。

  一旁的秦飞虎、慕容天、皇甫天和沐天恩则相视一笑,笑容中都带着一种尴尬与喜悦。

  尴尬的是那个汉子如此谦虚,喜悦的是无意中竟然灭掉了三万多老毛子兵,还杀了他们的两个少将。

  谦逊待人,居功不傲,不愧是我东北军的栋梁。”凝视着这个汉子的身影,张学良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敬佩的神色。

  没错,这个汉子就是东北军的主要将领之一,于学忠将军。

  于学忠将军生于山东蓬莱,早年曾在吴佩孚帐下效力,并在湖北助吴佩孚打破川军,北伐战争时期,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吴佩孚主力被奸,他只好回到老家山东蓬莱,而后又于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投靠张作霖。

  九一八事变后,于学忠积极主张抗日,1932年任河北省主席兼北平军分会委员,1933年任华北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兼第51军军长,同年六月移师天津兼任天津市市长。张学良下野后,于学忠手握重兵,多次与日本帝国主义针锋相对,面对日本人的威*利用,于学忠丝毫不为所动,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于学忠积极通电支持张学良“兵谏”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事后又采取与共产党联合抗日的立场,“七七事变”后,任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先后率部参加守卫山东海防、津浦南段战役、淮河战役、台儿庄战役及武汉保卫战,接连重创日军,立下赫赫战功。

  纵观于学忠将军一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是个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是个不折不扣的铁血男儿。

  满洲里城破,少帅却一脸轻松,不知为何?”于学忠微微一笑,有些不解地问。

  现在,老毛子一定在抓狂,再过一个小时,老毛子就要挫骨扬灰了。”张学良冷笑着说。

  少帅,此事何解?”于学忠不解地问。

  孝侯,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