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 阿难已死_我,即是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音宝刹门口,菩萨、尊者兀立。

  灵山上空微微淡红,站在山巅环顾,四方空间如削,寸地尺天,极不规整,就仿佛破败过半的屋子,历经战火而不倒。

  一片困厄不堪。

  “阿难已死”几个字。

  散发漆黑、令人作呕的厄运,匾上滴落的黄泉汇聚成炽热的污泥。

  寺门前,菩萨扬起金柳,散出宝华,清净佛光落在方匾上却浇不灭厄火恶气,洗不净斑斑黑泥。

  方证捧起钵盂,同样散出赤金佛光,扫向匾上辱佛之语。

  菩萨、尊者合力,然却无用,方证垂首低诵佛号,李兰金柳插回宝瓶也是默然。

  “你记得阿难吗?”菩萨道。

  “不记得。”方证回想片刻,摇摇头。

  脑中些许光景有阿难身影,却没有任何一幅能看清其面容。

  昔,世尊于灵山拈花示法,当时天人百万,唯有摩诃迦叶尊者会意,为禅宗初祖。迦叶尊者后,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接续法脉,为禅宗二祖。

  世间佛寺的大雄宝殿中,佛祖左右各有两尊塑像,分别就是这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

  小乘佛教中,迦叶和阿难是仅次于佛祖的人物,证得最高的果位;阿罗汉果。

  后来大乘佛教脱胎小乘佛教而出,兼容并蓄,出现了众多的菩萨,地位跃居罗汉之上,迦叶和阿难等人仍然是罗汉。

  其中隐秘,涉及佛教东传,方证也不甚清楚。

  方证见观世音仍站在雷音宝刹前怔怔发呆,作礼道:“菩萨,弟子还须回往少林,去取令狐冲肉身西行,就此作别。”

  披着锦斓袈裟的方证,托钵盂而行,不久后就到了凌云渡口。

  黄泉苦海。

  原本可以脱却胎胞骨肉身的河水,已经变得恶气满满。河不见首尾,汹涌澎湃,浊浪滔滔,却不发丝毫的声音,奇诡异常。

  方证站在岸边,只把钵盂一抛,同时眉心攒射出一道灵光。

  钵盂倏忽变大,像船儿般浮停在岸边,方证小心提起袈裟,跳将上去,左右踩踏,金船儿一摇一摆朝对岸渡去。

  度过这河,便是人间。

  驭宝和飞举之术,是神通基础要诀,只要获了传承,皆能通明。

  黄泉之上,薄雾笼罩,随金钵摇曳,雾变得越来越厚,转瞬间就伸手不见五指,方证也不急,据记忆中的画面,再往前就该出了西天灵鹫仙山,果然不过片刻,眼前骤的一暗。

  风声呼呼,金钵从虚空掉将出来。

  头顶是明月星空,下方群山大野,世间像黑丝绒般浓重,星星也像璀璨的宝石般闪耀。

  金钵儿骤停骤落,晃晃悠悠朝地上落去。

  方证看不清路径,待落到一座土丘林间,收了佛宝,运起轻功朝高处飞掠而去,踩在树冠顶,灵光聚目,扫视四周。

  “离得山门不远。”

  脑门眉心有些许涩涩,方证确认了所在方位,急不可耐盘腿坐在古松下调息。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