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36章 原来是佛像_天才收藏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秀,这就是所谓的“秀骨清相”的形像了。从服饰上来说也由原来袒右肩的样式和通肩式的大衣演变成为了当时的士大夫经常穿的褒衣博带式的大衣,至于菩萨的形成也慢慢地演化成为民间秀美的女身的形象,服饰也慢慢地华夏化。

  隋唐的时候,是佛教发展的高峰,同样的佛像艺术的高峰,是属于第二个高潮期,这也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极为高速而带来的。

  而这个时候,的佛像很明显地更加的民族化和人格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世俗化,就是更加地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体上来说就是面容体态丰满,就像是当时生活条件好的人那样的呈现出一股贵气来,雕刻非常的精致而准确,但是艺术上又呈现出浪漫而夸张的特点,很有艺术的表现力。

  这一切到了宋代,则是出现了变化,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程朱理学的兴起,对这个时候的佛像有了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个时候佛教地社会之中的地位不断地下降,而世俗的文化开始繁荣,为了求得发展,佛教也进一步的世俗化,佛像也是如此,相对于唐朝来说,少了一份的艺术浪漫的特点,这个时候出现的更多的是罗流和观音像,从特点上来说就是更加地追求与世俗的人的“写实求真”,华丽是一个重点的特点,但这也造成这个时候的佛像从总的来说比较细巧,缺少神韵,表现的力量是有所欠缺的。

  到了元代的时候,由于蒙古进入华夏的中原地带,藏传佛教也随之传了过来,所以密宗的佛像也开始出现,明的时候从总体上来说和唐宋的特点比较像,清的时候主要则是喇嘛的铜像,比较精巧,但是从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上来说和唐的时候是有差别的。

  看着眼前的这一座佛像,这些与佛像的鉴定有关的东西全部一下闪电一般出现在方明的脑海之中。

  其实,鉴定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看到一件东西,就把所有脑海里相关的“东西”都调出来,然后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如果有,就再往仔细里进行鉴定。

  “方明,有没有什么感觉?”

  吴用看了看方明,其实他心里这个时候也是充满了期待,眼前的这一尊佛像他已经鉴定了一段时间了,却是拿不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对于这一座佛像是没有太花心思的,因为时代的特征是很明显的,但是就在在下鉴定的结论的时候他依着习惯再“复鉴”一次,却是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就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自己之前的鉴定的结论似乎很有问题。

  有了这样的心思之后,吴用就仔细地鉴定进来,却是没有想到越研究就越是觉得不对劲,越是拿不准。

  为了鉴定这一座的佛像,吴用还找了几个这方面的专家来一起研究,却还是没有什么结论。这个事情把他折腾得不轻,甚至是去孙蓉家里找她老爷子喝茶的时候都惦记着,这段时间真的是茶饭不思。

  天才收藏家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