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 都是人才_开局一座玉门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很洒脱。

  “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交给你们,你们都造不出来。”霍刚微笑着摇了摇头。

  李世民愣了一下,“这个……”

  “我说的想法其实这个……”霍刚笑着开口道,“大唐现在的基础学识跟不上了。”

  李世民沉默了下来,良久,他才认真的抬起头:“我知道你说的意思,实际上大唐已经加强了各个学科的教育,格物,数学都已经加强了,只是目前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老师有些少。”

  说到这里,李世民苦笑了一声,大汉的免费学识普及其实也是经历了一定的道路的,比如说最开始,大汉只是进行扫盲活动,而在扫盲之后,由霍刚教出来的十二名侍女一共教出来了数百名学生,这些学生学习的知识没有多深,当时他们大约只是学习到了初中的数学水平。

  然后对地理,物理,化学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接着这数百名学生又一个人教出来了成千上万的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这些人又不断的在自学,只要官方加强对这方面的鼓励,加上有了工业城的最顶尖的那帮工匠,或者是现在可以用科学家来称呼他们,有了他们那帮人作为最尖端的科学研究。

  整个体系就开始逐步的由下向上逐步扩充,直到现在,大汉的基础教育已经普及到了后世的初中级别的教育,而后世的高中教育已经基本相当于大学阶段的知识了。

  至于更高级别的,目前来说只有在工业城里面有所研究,而这些研究就没有完整的教科书了,这些研究按照霍刚的估计,其实以及达到了后世大学的一些水平,尤其是物理和化学方面。

  主要是大汉在这方面不遗余力的投入资本,以国家的力量来辅助这些人研究,加上霍刚还能够给与一定方向性的指导,所有才有这样的结果,但是这些研究结果,想要普及成为教材的话,这就需要大汉的这些学者开始自我编纂了。

  这一点在大汉的所有科学家等人里面看来,是非常神圣的,著书立传,从古至今都是有成就的大学者才能够做到的事情,所以这些科学家目前也都是很认真,教育部那边也都是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但是即便如此,估计能够完整的编写出后世差不多高中程度的知识也大概还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而大唐就不行了,大唐想要改变这种文化态度何其艰难,因为这是整个社会在反对,别说是那些门阀世家,就连杜如晦他们估计内心都有所抗拒。

  所以李世民虽然已经在努力普及格物和数学,但是效果并不多,因为在民间也深受影响,民间的百姓也都更喜欢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圣人言,最多了学习一下数学,格物这种东西在他们看来就跟市面上的那些木匠,泥瓦匠,铁匠是划等号的。

  难不成家里支持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