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5章 河间郡王_开局一座玉门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跪坐的礼节确实是很难受。

  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并不代表它就很舒服。

  “不知道陛下唤臣前来有何指令。”李孝恭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然后才认真的开口道:“堂兄,不知道陛下能不能跟堂兄谈谈心。”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孝恭愣了一下,他本不就是一个笨人,一个笨人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准确的说这个朝堂上就没有蠢货,没有笨人,包括程咬金这样公认的粗人老匹夫都不笨。

  一个皇帝开始跟你谈感情的时候,那事情反而就是变得麻烦的时候,当然了,这种麻烦也是一种好消息,最起码这意味着皇帝跟你还有话说,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当然,陛下请讲,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孝恭开口道。

  “堂兄,既然我称你为堂兄,今天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们之间就是兄弟相谈,不知道堂兄可否跟世民交心?”李世民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二郎都如此说了,我自不会有任何隐瞒。”李孝恭也认真的开口道。

  “那好,堂兄,当年父皇将你撤职,你可有怨言?”李世民上来就直接问道。

  “没有,如果我要是做的足够到位的话,我就不会让人抓到把柄,太上皇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这种事情没有人可以无视。”李孝恭回答的比李世民想象中的要快得多。

  李世民以为他要斟酌一下,但是没有想到他几乎是听到问题之后直接就开口了,一点犹豫都没有,这就意味着他说的几乎都是心里话。

  “那好,堂兄果然爽快,我继位之后让堂兄当礼部尚书,堂兄也曾经提出过辞官回家,堂兄是否觉得害怕自己功高盖主?”李世民再一次直接问道。

  这个问题让李孝恭沉默了一下,然后他才抬起头看向了李世民,眼前这一位可不是什么仁慈的人,当然他足够仁慈,至少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之后,他几乎没有追究任何人,这也是他为什么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稳定整个大唐局面的原因。

  如果当时他追究太子旧部责任的话,当时的大唐必将内乱,当时的李建成可也是有许多忠诚的旧部,也正是因为所有人看到了李世民的心胸,而他也确实是不在追究,所以大家才都逐渐放下心来,他们也都知道,李世民当时没的选择。

  这也是他们能够在李世民不追究的情况下接受李世民的最重要原因。

  连外人都看的出来,他们之间几乎没有的选择,当时的李渊却不做任何处理,或者说,他也没有办法做出任何处理。

  但是也同样是这件事说明眼前这一位杀伐果断,并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

  而他说这个话,李孝恭到时也并不害怕,他停顿了一下之后,抬起头看着李世民说道:“二郎既然已经知道,就应该知道我的顾虑,我忠于陛下,忠于大唐,但是我不知道陛下是否放心于我。”

  李孝恭这话就是表决心了,说白了,他知道李世民必然对他有所安排,这也是他表忠心的一种方式。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