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明政(白银盟壶中日月加更42/50)_开局一座玉门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遍地跑的报童就可以看的出来,这些报纸估计大汉至少印刷了成千上万份,而且不仅仅在玉门关,在其他的城市肯定也是有的。

  不过,这报纸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缺点,或者说整个大汉的缺点,就是他们写文章,为什么总喜欢那么多废话?明明几个字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非要整长篇大论,通篇废话。

  按照魏征的看法,这整个报纸,大约仅仅需要三分之一的篇幅就可以讲所有的内容都说完了。

  当然,腹诽结束之后,他到时也明白霍刚为什么要这面做,因为这样写的原因是人人都可以看得懂,如果按照他说想的那样,三分之一的篇幅就写完的话,那么估计整个大汉能够看懂的人就不多了。

  毕竟要看到那样的文章,这是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才可以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的明白。

  只是魏征不太清楚,霍刚这么做到底是个什么原因,这些普通的百姓,让他们知道这些有什么意义吗?如果他们不知道的话,那不是更容易管理吗?

  但是大汉进行扫盲的活动魏征其实是知道的,说实话,刚开始魏征觉得这样很不靠谱,如果识字那么简单的话,从古至今读书就不会那么难了。

  但是等后来一个冬天的时间,魏征彻底了解了之后,他就有些惊叹的发现,大汉的扫盲居然真的他妈成功了!请允许魏征在这个地方爆粗口,因为这对于魏征来说,这是真的很难想象的事情!

  你能想象一个国家所有人都识字吗?至少魏征是不敢想的,但是大汉居然做到了。

  当然他们所说的识字也就是真的识字,而不像是魏征所认为的,当识字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可以读书了,但是大汉的这些普通人其实是识字的,但是他们只能看懂通俗的文字,像是魏征他们这些人所写的文章,那些普通百姓其实是看不懂的。

  但是这重要吗?这不重要,要知道,这个普及文字的作用的真的是太惊人了,如果霍刚不是大汉的首领,而是大唐人的话,就冲这一个功劳,估计霍刚就能成为一个圣人都不为过。

  真的,魏征仔细的研究了大汉为什么能够让人如此之快的就记住这么多文字的原因,后来魏征终于搞清楚了一点,那就是拼音。这些怪异的,被称之为字母的东西简化了识字的过程,准确的说,这一共只有二十六个字母被霍刚编写出来了声母以及韵母。

  因为它的数量远远低于汉字的数量,一次性记住几千个汉字很难,但是就记住这几十个字母那自然是简单的多,然后依靠这些字母,可以讲所有陌生的汉字的读音全部都给标注出来。

  这意味着所有的人即便是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如果有拼音注音的话,他们就可以读出来。

  那么这些人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上所有扫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