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零四章 无数年的底蕴_游方道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没有继续往这上面去想,大多心思只是在思索,何时才是前往蛮荒疆域一行的时机。

  他在心中思索时,广成白玉楼船已穿过两界山。

  秦先羽回过神,看着外边的虚空断裂景象,目光平淡。

  罡风凌乱,虚空破碎,乱流卷动,纵是龙虎大圆满巅峰之辈也抵御不住,但到了如今,秦先羽再去看它,便如看着小溪边流过的清水,柔和而舒适。

  以他四转地仙的道行,即便没有广成白玉楼船,独自进入两界山虚空断裂之处,也如同行走在悠悠流转的溪流中。

  嗡地一声响。

  已然超出声音速度不知多少的广成白玉楼船,竟然也听见了这一声。

  这是穿过两界山,入得中州燕地的声音。

  扑面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锐气。

  那不是杀气,只是锐气。

  秦先羽只觉扑面生疼。

  锐气不仅出自于剑上,还出自于人身,更来自于天地之间。

  天上的云,地上的泥,放眼这大好河山,无不透着锐气。

  之前秦先羽未有多少体会,只觉中州气息纯净,而燕地之内更是纯净得没有半分杂气,仿佛灵气充盈,修炼事半功倍。现如今他修成金丹四转,过二重地境,再看中州时,又有不同。

  道德仙宗是道韵仙气,玄庭宗是灵气充盈,而中州燕地则是锋芒锐气。

  “历代无数剑仙之辈,前人死去,而气息犹存未散,后人兴起,剑气又生。”

  秦先羽自语道:“剑的锋芒,人的锐气,一代一代的气息积蓄下来,才有了这等天地?”

  历代无数万年以来,剑仙之辈积蓄起来的气息,弥漫中州每一处,几乎渗入山河大地,融于天空白云。

  这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

  在这种充满锐气的天地之中,若是习剑,才是事半功倍。

  这是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应到整个中州的气息。

  那是无比浩瀚的气息。

  锐气本是薄而利,与浩瀚二字全无干系,但中州无处不在的锐气,就像是无数的长针利剑,多得无处不在。因而如同无数水滴,聚成了汪洋大海,浩瀚无穷。

  这是天地的伟力,无人可以抗衡,哪怕道祖乃至于仙圣。

  这也是仙宗不灭的根本之一。

  仙宗把控一州,操纵这等天地伟力,何人能敌?

  当广成白玉楼船回到燕地之后,所感应到的气息,令秦先羽越发惊叹。

  前方似乎不是山,而是剑。

  每一座山峰都如同一柄巨剑,但却满是锐气,每一寸土地都似是剑锋利刃。山上生长的仿佛不是花草树木,而是生长着无数的利剑。

  乍一看去,便仿佛那是一柄像是山峰模样的剑,而上面插满了树木模样的剑。

  每一座山都是剑,每一株树木都是剑,每一株草都是剑。

  哪怕是山中的飞禽走兽,亦是锋芒毕露,就算是那些性情温和的白兔小羊,都暗藏着锋锐的性情。

  “这里拔出去的一根草,经炼器之辈炼制,恐怕都是一件不凡的法宝。”

  秦先羽心中想道:“放在下界,一株草,一棵树,都是难得的宝物。”

  在这等天地中,连花草树木都锐利如剑,连鹿羊小兔都暗藏锋锐。

  在这里的人,祖辈至今受中州气息改变,历代下来,天生便有锐气,天生便有剑气加身。

  中州的人,天生便适合习剑。

  中州之人习剑,哪怕不是燕地的弟子,只是散修剑者,但他们只要是出身中州,从根本上就比世间习剑的修道人多了优势,多了天生习剑的天赋。

  这是仙宗的根本,也是无数年积攒的底蕴。

  天地间修道人都说:天地剑仙,尽出三地。

  唯有三地剑仙,方是真正的剑仙。

  三地之外,俱为旁支末流。(未完待续……)

  PS:晚安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