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刘师爷的提点_佞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哥哥,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这样”

  严衡很想告诉小严嵩,他以后是要做三十六人大轿,摆一品大员仪仗的,但又怕在刘师爷面前造次,便只是摸了摸小严嵩的脑袋。

  刘师爷则没有丝毫的兴奋,且叹了口气,说自家老爷这七品仪仗快打六年了,也没换一下。

  严衡听这刘师爷是话里有话,便详问其缘由。

  听刘师爷说明后,严衡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位恩师熊知县在知县任上已经待了六年

  严衡记得在大明,京官是六年一察谓之京察,外官是三年一考,谓之大计。

  而像恩师熊绣这样进士出身的县官基本上三年考满只要考评优等都会越级而迁,不是进京做六部主事就是外升五品同知甚至可以直接就任道台。

  但如今熊知县居然当了六年县令,说明其三年前的考评并非优等。

  严衡不知道自己恩师为何会在三年前没有被评为优等而导致又留任到现在,他也只能好言说道:

  “恩师爱民如子,廉洁奉公,今岁之大计是必定会被列为优等,到时候说不定能进京做朝参官也未可知。”

  素来做官便是京官重于外官,外官事务重责任大离天子远,升迁机会少;而京官清闲又高贵且容易得到天子简拔之机会。

  严衡相信以恩师熊绣的二甲进士身份,应该也时刻想着回京做京官才是;

  若不然不会如此勤于政务而不怎么捞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想刷政绩在大计中得个优评而得到升迁回京的机会。

  刘师爷听了严衡的祝福之语后只是苦笑了笑,说此事很难,当今的袁州知府因为是举人出身,仗着有个在京城做吏科都给事中的舅父而升到了知府这一任上,但作为举人也只能升到这里,所以只顾着捞钱,而熊知县从来都是两袖清风,哪里有钱去交结上官,只怕今年依旧不能得到优等考评。

  严衡算是听出刘师爷的话了,摆明是要找自己要银子。

  什么两袖清风,严衡听了刘师爷的话心里只想笑,他承认自己这位恩师熊知县算是一个能做实事的干吏,但要说是洁身自好的清官,他自然是不信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大明朝做官哪有不想办法挣钱的,不然靠那低薄的俸禄怎么活。

  “敢问恩师需要多少”,严衡很直接,也没推说自己前些日子刚花了上千两银子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这种能为恩师排忧解难的事,他自然不能推辞,否则就是不识抬举,不想在分宜县城混下去,灭门的知府,破家的县令,严衡还是知道这里面的厉害的。

  刘师爷哑然失笑:

  “严小友误会了,我家老爷天生是个牛心古怪的人,上官让他做什么都可以,但就是不能让他掏银子;

  他说这是爱惜自己的羽毛,怕将来被言官抓住把柄,所以严小友的心意,我也只能替我家老爷心领了

  不过,既然严小友如此识趣,再加上你又是案首,还是我家老爷看重的学生,老夫也不藏着掖着了,就给严小友透露一点消息,我家兄长如今就在知府衙门做幕僚,并告知我说什么长史府的人塞了银子给府台要分宜县严家两兄弟落榜;

  而今年我分宜县姓严的两兄弟就只小友你和你弟弟,所以我劝严小友此次进府城后该活动的还是要活动一下的,钱这东西只要用对了就会有大用处。”

  qqq

  佞臣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