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教思孰重?海棠中正_金牌小书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完唐海的一番话,萧佩钦脸上闪过一丝讶然,收起轻视之心,道:“恕在下眼拙,不知唐夫子师承哪位高人?”

  蓝海棠浅笑道:“萧夫子过奖了,在下的恩师乃是无名之辈,说起来萧夫子也未必认识。”

  “哦?那倒是奇了。”萧佩钦诧异,想不到这等人物的老师竟然会没有名号。但蓝海棠不想说,他自是不好多问,拱手道:“也罢。唐夫子既是代表墨玉书院参加此次论学,必是虚怀若谷。在下一直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唐夫子。”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知道真正的比试已经开始了。

  由于此次论学是城南书院做客,便也得到了命题的权利,无疑占了先手。一边是有备而来,一边是被动应战,优劣一眼可判。而且这萧佩钦来头大的惊人,乃是堂堂三品中正,看来蓝海棠想要赢这一仗会十分艰难。学生们手心按捏一把冷汗,对蓝海棠充满了担忧。

  蓝海棠脸上古波不惊,看起来丝毫不紧张,淡然道:“萧夫子但说无妨。”

  城南书院的人眉头微微一簇,暗想堂堂三品中正说是请教不过是客气一番以此引入正题而已。这唐海竟然毫不客气,真是够狂妄。

  萧佩钦道:“我辈身为夫子,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责,古人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足见教书之重。然而夫子有别,有的才疏学浅误人子弟,有的只顾之乎者也而背离国情,因而学子有其才而不得施,有其惑而不得解,致使一大批人才就此淹没,想来便令人扼腕叹息。那为人师者,到底如何能做到‘现其才而救其失’呢?。”

  蓝海棠暗自点头,知道萧佩钦是要与他讨论为师之道。他指出学生大都是好苗子,有些栋梁之才因为得不到老师正确的指点而泯然众人矣。老师究竟该如何教学,才能发现学生的才华、纠正学生的失误呢?

  说白了,萧佩钦便是要与蓝海棠思想上比一比,看谁才是更优秀的夫子。

  这番做法,未免有些欺负人了。萧佩钦乃是堂堂三品中正,思想层面的剖析恰恰是他的强项。而且他入得官场,眼光见识自会高人一等,又历经坎坷,阅历丰富,如今现身说法,自会事半功倍。

  墨玉书院的人微微叹息,连李墨玉这种老成持重的人额头上都微微泌出汗珠,替蓝海棠而感到紧张。

  蓝海棠洒脱一笑,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所以在下以为,夫子最好的授业之道不在于教,而在于让学生善学善思。”

  蓝海棠的意思很明显,再美味的食物,不亲自品尝也不知滋味如何,再高明的道理,不去体悟也不知它高明在何处。字里行间均是以启发为主,借古人云而舒胸意。

  萧佩钦道:“学海无涯,若凭学生自学,很容易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