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91章 反恐知识与能力初赛_护花狂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一时间,监考员为林枫指定了一台电脑,里面全是各种密码及各种恐怖危险等及其解决办法的套题。

  好在有华老的临时恶补,没怎么费劲林枫便系数答出。

  下一时间,林枫便被领到了一个类似于维修站的半成品武器改造作坊。

  出题人给他的题目是:在一小时内利用手中的材料制造一枚炸弹并组装一个具有发射功能的简易实用发射架。

  对于枪支改造和制造爆破设备林枫并不陌生,早在“上帝武装”时他就很擅长此类的危险活儿。

  此时,一看有现成的材料,林枫手到擒来,立马便开始了他那具有伟大创意的天才发明创造。

  林枫一共用了四十五分钟时间便搞出来一枚类似于美国SMAW-D83mm火箭筒,并用身边的纸条给他做了标注:制式“飞龙火箭筒”,由于其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可以量产并可以作为一种制式装备应用于将来的“飞龙特遣团”。

  在随后的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林枫还详细地对这种火箭筒的性能、结构及其类似火箭筒在以往的战例中使用情况作了详细的阐释。

  他的备注是这样写的:

  该“飞龙火箭筒”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它采用SMAW火箭筒的破甲杀伤两用火箭弹,主要用途是为了摧毁野战工事、城镇壁垒和装甲车辆,目前处于发展中。

  该“飞龙火箭筒”在结构上除了采用SMAW火箭筒的破甲杀伤两用火箭弹外,还采用了AT-4火箭筒的机械瞄准具和发射、击发机构,以及塔利防御系统公司研制的可伸长的发射筒。

  该“飞龙火箭筒”类似于美国SMAW-D83mm火箭筒。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陆军就提出研制90年代以后装备的集爆炸、爆破和破甲于一体的多用途单兵弹药武器的要求。当时美国麦道公司的SMAW、布伦斯维克公司的RAW、麦道公司和赫尔克里士公司合作生产的蝎式、以及其他国家的共20多种火箭筒参与了竞争。直到1991年6月,由于作评审试验用的火箭筒在质量和性能上都不能满足美国陆军的要求,于是决定把这项研究列为长远发展项目,研制工作延至90年代末。但是时至今日美国SMAW-D83mm火箭筒依然有它难以克服的弱点。

  最后林枫指出,自己现在设计的这种“飞龙火箭筒”已经克服了美国SMAW-D83mm火箭筒的弱点而强化了他爆破性,在使用上更加的简易而在制造上更加的廉价……

  写完最后一个字后林枫便把标注贴到火箭筒的炮管上,随后在恰好的时间内工作人员进门收上了他的完美作品——“飞龙火箭筒”。

  接下来是用餐时间,时间是两小时,一小时的吃饭外加一小时休息,全程都有人监视并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