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四章 攻守道_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辰虽然算不上元老,但是关系要比其他四人更为亲近。

  并且丁辰战功卓著,本来排在五人最末尾,到现在已经爬到了最前头,做过夏侯惇曹仁的主将。

  这几人属于第一梯队,任何人无法与之相比。

  谷/span排在第二梯队的,可称之为“外姓元老派”。

  他们有的一开始就跟着曹老板创业,有的是半途加入,是曹老板事业发展前期加入的那批骨干,但他们不姓曹或者夏侯。

  代表人物便是李典、乐进、于禁等武将,以及荀彧叔侄、程昱、满宠等文臣。

  而属于第三梯队的,可称之为“降将派”。

  这里面就有张辽、徐晃、贾诩,以及本来应该投降过曹氏的关羽。

  在曹氏派系划分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毕竟存在,所以可以明显的看出,张辽徐晃以及本来应该存在的关羽之间关系就不错。

  而李典于禁乐进也常常被分派到一起。

  文臣之中,荀彧叔侄与郭嘉程昱等互相推荐进入曹氏,关系极深,后来的贾诩虽位列五大谋士之一,却无论如何也荣不进那四人圈子。

  虽然算不上排挤,但贾诩肯定不被那四人高看。

  于是聪明的贾诩也很知趣,只要一下值就回到家里,绝不跟人应酬。

  他正是认为自己非曹老板的旧臣,却受到曹老板重用,怕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

  这也就是张辽与李典矛盾的由来。

  双方不是一个圈子,根本融不到一起去。

  可是这样的情况,人老成精的曹老板难道不知道?

  当然是知道的。

  可是曹老板却非要把两人同时安排在合肥驻守,这里不得不佩服曹老板的管理艺术。

  张辽、李典都是属于“明白人”,遇到共同敌人就会一致对外。

  同时因为双方又有矛盾,大家在打仗的时候便会高度集中精神,避免被对方私底下告状。

  如今李典心胸还算比较宽广,要去告状还跟张辽说了一声,并没有私底下告黑状。

  李典的书信被快马日夜兼程送往了邺城。

  ……

  此时的邺城热闹非凡,天下许多以前不受待见的文人士子云集于此,准备看看曹氏如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大汉四百年来都是荐举为官,如今曹操要一改这项制度,大家都感觉新鲜。

  于此同时,曹操却在整顿兵马。

  赤壁之败之后,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曹氏军马也变得捉襟见肘。

  不过好在曹氏控制的地盘够大,治下的百姓够多,曹操想要招兵还是很轻松的,只不过要通过训练才能上战场。

  此时曹操与当初在官渡战败的袁绍一模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想着纠结大军,前去报赤壁一箭之仇。

  只不过曹操不是袁绍,袁绍好大喜功,非要击败曹操报仇不可。

  而曹操比较务实,报不报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