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8章大旱灾_穿越抗战军火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耕虞道。

  “要不是塑料厂污染严重,我也不会这么做。”刘涵道。

  “为什么不把工厂建在国内呢?如果你担心塑料厂污染岛上的环境的话,国内有很多地方适合建这样的厂子,比如内蒙、甘肃……”古耕虞道。

  “会对百姓的健康带来危害。”刘涵道。

  “发展工业怎么不会造成污染?就说水泥厂、矿山吧,污染不也是很严重吗?可是不是一样得建吗?因为国家建设缺不了这些厂子……”古耕虞道。

  这个时代的人看重的是工业发展,对环境不会太重视,刘涵和古耕虞观念不同,这个时候向他灌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刘涵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完全可以想象出来当古耕虞把这件事向政府提出来的时候,政府一定会说服他将厂子建在大东港。

  “算了,那就把这个厂子建在离绸缎岛远一些的地方,最好选择人烟稀少的地方比较好。”刘涵道,“塑料厂的规模会很大,估计要招收一万名工人。我无偿提供设备、原料,岛上工厂所需塑料制品,我会以国家急需的物资抵偿工人的付出。”

  古耕虞骨子里是一个爱国商人,看见自己说服了刘涵,兴奋地脸色涨红,好像做成了一桩大生意。

  这一年一场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的特大旱情正在持续,即便他拥有超强的搬运能力,面对如此大的自然灾害也只能徒唤奈何,从主位面向这里搬运灌溉用水显然不会有多大作用,即便他不吃不睡搬运过来的水可以解决一个县当天用水,可是遭灾的地区何止几十上百县,他也不能不眠不休地在一个地方守着。最现实的做法就是不断地向国内输送粮食、蔬菜、水果……一切可以供人食用的东西都要尽量送过来。

  去年冬天刘涵放在东宁、虎林日军修建的工事中的大量粮食正在运往东北各个灾区,这些粮食省着点用,估计能够解决东北百姓几个月的粮食问题。小坡、孙岳山、摄影师等人组织船队向河北、山东运送粮食……

  程玉明是井陉县的煤矿工人,这天晚上他正搂着老婆睡觉,就听见家属区传来一片嘈杂声,其中有家禽惊慌失措的叫声,还有人的惊呼声,杂乱的脚步声……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请,急忙穿上衣裤,拿起手电筒跑出家门。推开院门就惊呆了,黑暗中手电筒的光亮到处乱扫,家属区的泥土路上许多人正在猫着腰抓鸡,抓鸭,到处都是鸡鸭鹅,到处都是人影,家属区的人已经很多了,可是这些人依然像是掉进了鸡鸭鹅汇成的海洋里。

  程玉明看见左邻右舍都在抓鸡,抓鸭,赶紧招呼妻子、孩子出来,帮助他抓住那些四处乱跑的家禽。周围都是一个矿里的同事或者家属,但没有人顾得上说话,所有的人都在闷头忙乎着,自己家的院子扔满了家禽,弄得都是家禽的粪便、掉落的羽毛,可是这些人仍然不满足,还在不停滴往自家院子里扔抓到的家禽。

  从午夜一直抓到凌晨,中间没有人停歇过,他们似乎觉得只要抓进自家院子里就是自己的了,没有人想一想这些家禽来自何处,属于何人,反正看见周围的人都在抓,自己不抓就太傻了,毕竟这年头大家都在饿肚子,能吃上肉那可是神仙过的日子。

  ,阅读请收藏(shumil)。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