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7章岛屿开发_穿越抗战军火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品,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绸缎岛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只要能够为国家的强军事业做出贡献,刘涵相信即便过些年国内爆发轰轰烈烈的wénhuàdàgémìng,国内也无法取消绸缎岛的建设。

  绸缎岛的建设刘涵准备全部使用穿越众,如果在岛外招募工人,他担心这些人的家人将来会受到牵连。刘涵一次性从主位面带过来三万名建筑工人、技术人员和数十台工程设备、车辆以及大量水泥、钢筋。建筑队用工程机械在小岛四周打下一根根钢筋水泥桩,防止海水冲走当初填海扩岛的沙子,一排排紧密的水泥桩打下数层后,开始修建防波堤,在岛上修建厂房。海上风大,厂房只能用砖石、水泥、钢筋为建筑材料修建。今年三月份开始,一场延续三年的大旱灾就已显露出狰狞面目,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河北北部、内蒙大部、辽宁南部出现干旱。灾区需要粮食,刘涵本来可以从主位面大量搬运建筑材料,为了救急灾区,他用粮食和打井设备同岛外交换石头、泥土、红砖、水泥、钢筋、木材。这个时期的中国很多地方的地下水资源还没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普遍距离地表不太深,只要有充足的打井设备,打下足够的水井,靠牛车给田地浇水,多多少少也会解决部分粮食。

  四月初刘涵向河北无偿赠送了三万头印度圣物―印度牛,另外还赠送了三万只大塑料桶,三万套抽水设备。绸缎岛西面的大东港原本是一个海港,在刘涵的不懈努力下,现在流经大东港的鸭绿江支流已被沙子填埋,并且修建了一条连通绸缎岛和大东港的简易公路,主位面带来的三千辆卡车排成长队运载着粮食送到大东港,这些卡车返回时将堆积在大东港的石头、泥土、水泥等建筑材料运到岛上,用于建造公路、厂房。一吨建筑材料换一吨粮食,

  七月初一座风力发电站和电子表厂相继在绸缎岛最北面投入生产,电子表厂生产的电子表全部出口南韩、日本、香港,范遥随同父母去了香港,她将在香港大学学习企业管理,有摄影师照应,相信在香港不会受委屈。绸缎岛北面、西面筑起四米多高的水泥墙,北面建了一个门,西面建了一个门,解放军在两个出入口建立了岗哨,严禁岛外的百姓进入绸缎岛,岛内的穿越众也不允许私自进入那边。与此同时绸缎岛附近的海面也经常有解放军的巡逻艇游弋,封堵住海上交通。

  刘涵很想抽空去香港看看范遥,可是岛上正在紧锣密鼓地大搞建设,填海扩岛,为岛上的建筑大军搬运物资,从朝鲜为主位面的钢铁厂运送铁矿石,前往沙漠基地搬运淡水、物资……刘涵忙得恨不得拥有分身能力。

  范遥一连给他来了两封信,第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资本世界的惊奇和对刘涵的思念之情,第二封信却是抱怨工商管理这门课程太枯燥、乏味,她感觉自己并不适合管理企业,她课余去参观摄影师电影拍摄现场,对拍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他能让自己放弃学习企业管理,跟着摄影师拍电影。

  刘涵的回信中的语气很像一位师长,循循善诱地劝导她要想着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放弃个人的小天地,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之中……范遥没有在信中看到浓情蜜意,一气之下就把信扔了,再没给刘涵回信。11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