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五章天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_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姐!”

  诸葛亮拱手行礼道,态度一丝不苟。

  诸葛瑾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我观阿亮近来读书颇为刻苦,不知可有收获?”

  诸葛亮点了点头,“劳兄长挂念,倒是颇有所得。”

  “有所得就好,我还有些要事,稍时再来考校你的课业。”

  诸葛瑾说完就要走,却被诸葛亮拦住。

  “兄长可是为百姓乞粮一事忧虑?”

  诸葛亮举头,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问道。

  诸葛瑾不禁哑然失笑,他知道自己弟弟早慧,却不想让他掺和进来,遂揉了揉他的头笑道:

  “阿亮,此事为兄自会处置,你还小,当以读书为要。”

  闻言,诸葛亮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似乎不喜欢别人摸他的头。

  “兄长,弟虽年幼,却也愿为兄长分忧。”

  面对小大人逞能一般的话语,诸葛瑾也来了兴致,有心趁机考校诸葛亮一番。

  “好,那你便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诸葛亮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继续问道:“敢问兄长,咱们府库中还有多少粮食?”

  “粮食不多了。”

  诸葛瑾自然不可能将存粮数目告诉一个小孩子,便推脱道。

  “便是不多,也得分给百姓一些,以此安定人心。”诸葛亮正色答道。

  “为何?”诸葛瑾皱眉道,“需知一旦分给了百姓,守城的将士们就可能饿肚子。一旦士卒无心守城,咱们可就都要被贼军杀了。”

  “即便如此,也得分!”诸葛亮斩钉截铁道,还是坚持己见。

  “说说你的理由。”

  诸葛亮笑道:“兄长可知,弟方才在读何经典?”

  “不是《论语》么?”

  “正是。”诸葛亮神情严肃道,“兄长岂不闻:天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兄长若肯均分粮食,哪怕得到的粮食再少,百姓也会心甘情愿与奉高城共存亡。

  倘若兄长处事不公,则不用贼军攻城,百姓自己就会叛变投贼,届时咱们死无葬身之地矣!”

  听到这里,诸葛瑾不禁神情一肃,再看向诸葛亮的眼神中,已然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的本意,也是要拨发一部分粮草给百姓,免得激起民变。

  毕竟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但他没想太深,更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

  如今诸葛亮这番话,倒是给了他一些启示。

  沉默片刻之后,诸葛瑾才继续开口道:“孔明,你方才说的那番话,是谁告诉你的?”

  汉代男子,一般二十岁及冠之后,家中长辈才会给取个表字。但去年诸葛珪自知命不久矣,便给年幼的两个儿子都取了表字。

  诸葛瑾换了称呼,代表他认可了诸葛亮给出的解决办法。

  “并无旁人指引,乃是弟自己想出来的。”

  “好啊,自己想出来的才最好!”诸葛瑾笑着感叹道,脸上满是欣慰。

  “你放心,我诸葛氏数百年清名尚在,为兄绝不会苛待百姓。此外,为兄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徐州牧刘使君已派大军来援,不出一月,便能击破贼军,咱们一家与满城百姓皆能得救矣!”

  闻言,诸葛亮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兄长此言当真!”

  望着喜形于色的弟弟,诸葛瑾不禁再度哑然失笑,这才想起他不过是个九岁的孩子。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