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2.痴心妄想_大隋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真的。

  而俩人一边说话时,那抱着猪蹄啃的书生三番五次的皱紧了眉头。

  但对面的道人却好似没听到一般,猪蹄啃完,便拿着饽饽两口一个的往嘴里塞。

  偶尔噎住了,就赶紧灌上一碗面汤或者是一口茶。

  然后继续往嘴里塞。

  好像饿死鬼托生。

  片刻。

  桌子上的食物只剩下了残渣后,道人一抹嘴……

  “呼……饱了,走吧?”

  “……”

  书生沉默的看了一眼那俩老员外,又看了看眼神清澈的道人。

  犹豫片刻,点头:

  “嗯。”

  “掌柜的,结账!”

  给了银钱,出来后,翻身上马。

  俩人现在身处的洛南县地势已经偏向南方了,气候已经暖和了起来。

  周围地貌上已经见到了一层看着就招人喜欢的翠绿。

  可不知为何,本应该带领李臻朝着洛南周边村落而走的杜如晦却显得心事重重。

  在刚刚出城走了不到两里的距离后,他忽然停了下来。

  “道长。”

  “嗯。”

  看着他那眉头紧皱的模样,李臻其实早就猜到他要说什么了。

  毕竟,他也不聋。

  那俩老头说的话杜如晦能听到,他自然也能。

  但问题是……

  能又如何?

  不管是他说过的《隋唐》也好,还是说通读的史书也罢。

  其实对于毋端儿的记载都非常少。

  或者说,他更像是李渊丰功伟绩之下的一颗……很不起眼的垫脚石。

  李渊来了。

  李渊开打。

  李渊胜了。

  李渊垒了个塔。

  李渊走了。

  就这么多。

  记载寥寥的史书上,根本没有写占据了河东如此之久的毋端儿是怎么一个人物。

  也没有说李渊走后的这一年,被闹匪患伤害了这几年的河东百姓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但想来无非也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结果而已。

  朝廷赈灾。

  不管是给粮食,还是给钱……不管有没有人中饱私囊……

  反正朝廷给东西了。

  而这几年,天下大乱……一个小小的河东郡闹了灾荒,比起今天哪地方冒出来个反王,明天皇帝又做了点什么事,或者是后天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之类的“八卦新闻”,谁会关心一个已经赈灾了的郡县死活?

  更何况……乱世将至,一个河东……

  又真值得写史之人费几滴笔墨吗?

  只要写明白李渊的“伟大”就够了。难不成,在写完之后,还加一笔“战后休养不利,饿殍遍野”的句子彰显李渊的无能?

  明显不可能嘛。

  可是,放到现实之中,便是如此。

  不用亲眼去看。

  光听,李臻就听明白了……

  河东那边,春耕之际,家中粮种被抢走的那些农民……

  心中究竟是何等的绝望。

  可是……

  当李臻听到了杜如晦的下一句:“道长对河东之地如何作想?”时,却再次陷入了沉默。

  怎么想?

  根本不敢想。

  因为,他想的……

  是痴心妄想。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