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大半年,虽然住在道观中,好歹还在城内,要不然现在连个住处也找不到,必定流落街头。

  西北考区录取人数朝廷有名额的,就因为早年有南北之争,前面章回中说过当年的南北考生为何区分开来,各地的乡试也一样,做了划分,而会试一定得去京城,不管是在云南,还是在四川,只能进京才行,加上边远地方本来考生就少,能在当地考出个秀才、举子出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像王秋生这样的考生,在神木这样的边城中就是有学问的人,可是来到了布政使所在地太原,就不经看了,这一届考生总有一万五千多人,而名额却是一百零七人,可谓是竞争惨烈,这将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名落孙山,只剩下太原城内的唱经楼伫立在众人的热切眼神里,见证了学子寒窗苦读、鱼跃龙门的时刻。要知道从秀才成为举人后就上了另一个台阶,真正成为了统治阶层一员,在边关这些地方,举人可以直接为官。

  哪怕不为官,在本地也可成为一方豪主,各种投献纷至沓来,《范进中举》就是最好的写照。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范进原先是一个穷书生,遭到了街坊四邻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户的讥笑嘲讽。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让自己的妻子母亲饿着肚子,终于,在范进的努力下考到了举人,让大家刮目相看,但是因为不相信这个令人兴奋得消息。范进竟然神经错乱疯了起来,最终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恢复正常。后来大家包括自己的老丈人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讥笑嘲讽到奉承恭维。

  所以能成为一个举人对读书人来说是多么地不容易,更何况山西本就是学风鼎盛,各地书院遍布,虽然跟江南没法比,可是当各地书生汇集时,人数相当可观。王秋生想要从万人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当考试后的第十天,发榜揭晓,发榜的前一天,在唱经楼楼上由书吏宣唱第几名某某、某府、某县、某生等。隔日黄榜出来时,就是人山人海,可惜的是王秋生未中,下一次乡试又要三年后,失落的心情难于表达,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家中还有二个小儿等着养活,这一次赶考已经欠下族人银两,带着不多的行装回转神木,这就是现实。回神木途经葭州时,碰到了从神木来的一位街坊邻居张老汉一家,说是要去平安镇寻事做,讨生活,王秋生一听去平安镇有事做,还房有地,有这样的好事也就萌生了新的想法,科举落榜心情失落,就跟着张老汉一家先去看看平安镇,碰碰运气,能不能找个事做,再去神木接两个小儿也不迟,就这样来到了平安镇。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