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五)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的状况,总是供不应求,有时排队一个时辰也吃不到,这就是效应,越是这样,来吃面的人越多,那么有人要问了,为何不扩大或是开分店,这些明朝古人门精着呢,你想到的难道古人就没想到,古代就有连字号或是分店,说的高大上一点就是连锁店,比如,王记茶铺,在太原就有好几家,这就是连字号,还有胡记钱庄、张记当铺,杨记车马店全有好几家连字号,胡记钱庄不光在太原,人家还是全国连锁,通存通兑。那么“鱼羊鲜”为何不开连字号店呢?在古代可是人治社会,贾家小门小户,往上数三代没有一个认字的,到了贾林这一辈也一样,生意虽好,却被当地衙门盘剥的够呛,随随便便来一个衙役,白吃还不说,还要递上孝敬的银子,要是生意很平常的话早就关门大吉了,如果不孝敬这些衙门差役,也会有地痞来闹事,收取“保护费”,权衡之下,给衙役的钱就当是给地痞了,这么好的生意,每日下来也就赚个辛苦钱,图个温饱,照理说贾林十八了,长大成人了,也到了娶婆姨的岁数,这不就有许多的同行店家打起了主意,为了能得到贾家的汤头秘方,说个媒,嫁个女不就成了吗?

  可是有人对贾家的面馆这样做法很不高兴,这不是断了别人家的后路吗?这太原城内的面馆全让你家给占尽了,我们不得喝西北风去,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贾家,就在某夜放一把火,这样的事,如果衙役们办案卖力一点不难查到是谁放的火,可是这帮衙役拿钱不办事,虽有人同情贾家面馆的遭遇,也是无可奈何,这下好了谁也吃不到贾家的面了。

  贾林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啊,平日里与街坊邻居总是有求必应,低调做人,主动帮忙,换要处处察言观色照顾着各色各样的客人,还是遭到无妄之灾。幸亏小店里没有住人,可是也无财力重新再起一间店铺,自从“鱼羊鲜”被毁后,这些街坊邻居们也只是冷眼相待,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害着人家似的,只能远走它乡,卖掉城内的老屋,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这一走就来到了吕梁,想在吕梁租一间店铺子重新开始,不想听有人说,朝廷有平安伯在鱼河堡那边开衙建府为平安镇,正在招商,人去后还能白得一间房,还有婆姨哩,这个消息对十八岁的贾林来说很有吸引力,凭着自己的手艺如果去一个伯爵府中做事也就有了靠山,因为经过太原的事后,有一位老食客就跟贾林说道:“主要是因为你家没有靠山,不管做什么都会吃亏,商家地位本来就低,除非在平安伯的辖下营商。”贾林问道:“这是为何?”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