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_游泳教练pop11h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众对公司的信心。6.提高公司知名度。7.如果把一定股份转给管理人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与公司持有者的矛盾。

  坏处也有,对比一下,好处多于坏处,是个可行的计划。

  由于房地产的特殊性,IPO(IPO称Initialpublics首次公开募股)的融资方式与房地产企业无缘,所以他建议到香港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这样可以避免众多审批手续,节省许多时间,是企业短期内实现上市的捷径。

  郑剑锋有些心动,公司上市后的市值增长和发展前景,他是知道的,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而且国人一直都是买涨不买跌,虽说金融危机对国内影响不大,但谁知道要持续多久,现在收购上市公司,势必要调集大量资金,买壳完成后还要进行重组,这其中涉及的金钱和程序,他不了解,他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所以,犹豫了,说再观望观望。

  乔爸、富爸已经过了富贵险中求的年龄,他们思想保守,讲究稳扎稳打,再说以他们现在的身家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妈妈们则觉得,他们现在已经很有钱了,就是现在什么事不做,也够吃几辈子的了,没必要折腾。

  于是,上市计划搁浅。

  国家宏观调控很好,亚洲风暴对国内并没太大影响,房价稳健增长,98年房改出台,之后福利房面退出历史的舞台,被商品房代替,让那些指望分房改善住房条件的工人阶级彻底断了念想,要住房子,比较现实的途径是买,耗子还得弄个洞呢,何况是人呢?没房子跟流浪汉有什么区别?主要是没安感啊!

  没上市的房产公司就是比不过上市公司,没有真金白银,底气不足,大型项目不敢做,公开投标,好的地段也抢不过上市公司,被人抢了两次标后,郑剑锋坐不住了,现金社会,有钱才是硬道理,就算有门路拿下地,没钱也不敢放手去做啊。

  这人吧,没钱时图个温饱,温饱了就想奔小康,小康了就想大富大贵,能力越大,欲望越大,没个满足的时候。

  5月,郑剑锋重提公司上市的事,聘请专业的财务顾问和律师协助公司聘请买壳上市所需的会计、评估、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发现97年买壳平均成本为6000万,98年上升到一个亿,今年还要高。

  不禁有些后悔,这一个观望四千万就没了。

  于是,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在股市还在慢慢回升期的时候帮忙物色几家上市公司,在进行2个月的考察评估论证后选定一家叫邵华实业的上市公司,在中介人的搭桥下分别以1198、1274万港元的价格收购了两个大股东手上各24.5%、25.5%的股份,成为邵华实业的最大股东。

  股权转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