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十五章 重大调整_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恒是基金经理头子,袁敬也是,他们执掌机构、运作资金,但机构的钱是从出资人那圈过来,赚了赔了都得按照份额把利润或者亏损传递给出资人们。

  “我看兰花资本的报表还不错啊,去年今年这行市,在基金的收益率排行里算是靠前的。”

  “你不懂。”胡世恒继续苦笑,“你看的是IRR排行,IRR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年了,但是那是纸面财富,兑现不出来。现在LP们已经不听IRR的故事了。”

  楚垣夕眉头一拧,心说那样的话郑德岂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IRR是过去多年以来基金最喜欢讲给出资人的指标,叫做内部收益率,实际上是一种现金流折现率。既然是现金流的概念,就必然要考虑到周转时间,也就是说这个指标同时包含盈利效率和时间效率,同样投一亿,一年赚一千万和一年赚两个七百万,当然是后者更有吸引力。

  只听胡世恒说:“现在出资人都变得保守了,不听你的IRR,只看DPI,你说我们压力大不大?”

  所谓DPI,就是投入资本回报率,不考虑时间维度,只考虑成功率,一个项目投进去多少,分出来多少,捞一笔是一笔,其它时间宁可闲置,因此一年赚一千万的反而比两个七百万的更吃香了。

  楚垣夕心说这样的话,基金的现金流岂不是要大大的被稀释?在投资热情高涨的时候,很多基金可以用IRR证明自己的优秀,也就是说募集完一期资金,不等DPI出现,就开始募下一期。

  例如一个为期五年的基金,第一年就投光了,这时候账面IRR看起来不错,LP们都很高兴,于是,掏钱吧您呐!

  可想而知,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IRR遭到流动性枯竭的时候就会变为裸泳状态,都成功挤上IPO的独木桥了,但沙滩上铺满了尸体,按行话来讲,“多杀多”比比皆是。

  于是暮然回首,DPI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样一来,小康后面的投资里,郑德还能出多少钱都成问题了?楚垣夕不得不陷入深思。

  在他的计划中,郑德至少也得承担起七十亿的份额才行,巴人挣点钱不能全都投给小康,全投小康估计魔都银团要起诉了。这样,有一百亿资金打底,总体募资三百亿到四百亿之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按杠杆比例来算也就三倍多的杠杆,没有太大的压力。

  至于徐欣和胡世恒,他们所代表的机构更有钱,比郑德大不少,但是关系上郑德是铁杆,而他们是战投,预期不一样,能依赖的程度也不同,他们愿意替小康站台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

  但如果形式变成这样了,那郑德说不定得卖家当才能凑出这笔钱来,比如之前投资的雪上项目,卖掉换钱。这种筹资方式实在太痛苦了!

  他的目光不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