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辽东商会_三国:从签到开始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果然。

  但是没有一个人胆敢表示反对,因为这件事,是王山亲口宣布的。

  商人们交头接耳,似乎并不愿意服从。

  王山也知道这一点,还是要给他们一点甜头的。

  “当然,这也是对利益进行分配。”

  事关自家的生死,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倾听。

  “官府不会插足商会的管理,一切事宜,由商会五名代表投票决定。”

  王山道。

  听到这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不乱来,大家都好说。

  “辽东内部的贸易先放着,我在此声明一点,对外贸易,只能是商会成员。”

  王山道。

  这一招,叫垄断。

  商人逐利,想要做大,就必须向外地发展。

  更何况,现在的贸易环境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说,曾经他们想要到中原各州贸易,层层税务让商品成本大幅度提高,价格要翻上几倍贩卖才能回本。

  现在呢,各州的商税取消了!因为这是两个州牧的约定,没有人会违背。

  也就是说,辽东商人只要在辽东交了税,就不必再给别的州交税。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人赚了一大笔钱。

  他们背后的世家也美滋滋地跟在王山后面吃肉,只是吃相太难看了。

  怎么说呢,比如说一匹丝绸布,原本卖10金,减税以后卖8金大家都有的赚,于是你卖布我也卖布,价格直接降到了5金。

  这还是倾销吗?

  这是坑自己人啊!

  于是,商会的成立势在必行,让商人自己监督自己。

  成熟之后,官府再来摘桃子。

  一句,对外贸易,只能是商会成员,让各大商家只能来挤独木桥。

  加入商会还有的赚,拒绝的人毛线都没有了。

  “襄平侯,我们公孙家参加!”

  公孙家主第一个表态了。

  公孙家可是紧紧和王山捆绑在了一起,公孙度也是辽东中生代本地官员的代表。

  接下来众人纷纷表态,并推选五位商会代表,公孙家也入选了。

  第一批加入商会的人,获得得利益肯定最大。

  到时候市场饱和,想要挤进来,就没有机会了。

  接下来就是商会的时间,他们七嘴八舌地制定各种规则,并且开始分配自己的利益。

  王山也不心急,任由他们争吵,等他们分配出来,官府再一锤定音。

  也就是说,他要当的是裁判员。

  一连三天,商会都在不停地争辩。

  王山早就不管他们了,如今商会只有四十七个会员,还是太少了。

  而且平民商人占据的比例太少了,王山对此非常不满意。

  不过也有好的方面,这一举动,被大家认为,王山在让利于世家。

  倒是让王山的风评上升了不少。

  为了增加平民商人的数量,王山决定开设商学院。

  和女子书院一样,让王山饱受诟病。

  襄平侯就喜欢各种各样折腾!

  然后,王山直接放出风声,从商学院毕业以后,很可能会以官方身份参与商会的管理。

  这一下子,商会成员不淡定了,他们可没时间读书深造,纷纷让自己的子弟进入商学院。

  为了此事,管宁等人还过来闹过一次,毕竟商家是旁门左道,怎么比得上儒家思想思想?

  这是汉武帝给这个世界留下的麻烦!

  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麻烦了。

  “商学院不会为官。”

  王山道。

  管宁等人得到了承诺,满意地离开了。

  王山已经得罪了世家,不可能再得罪儒家,否则他也要头大。

  不过可以慢慢腐蚀儒家,发展一些有用的学说。

  王山建立商学院,就是为了打造新式商人,给他们灌输贸易思想,不要老想着压迫和欺诈赚钱。

  程昱在王山的要求下,逐渐完善了商法,尤其是税率方面,这将成为辽东重要的财政收入。

  等到辽东试验以后,再推广到琉球四郡。

  其中,对于逃税的惩罚也很沉重,一千金以下剥夺一半的财产,超过一千金当事人要坐牢。

  在商法之下,商会也完成了自己的规则制定。

  其中王山要求的不能恶意竞争、积极交税等也被加了进去。

  蛋糕分配完毕,众人都非常有信心,能在新的一年里,赚更多的钱。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