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生产队的羊_重回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肚的,大号锅,中号锅,小号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找不到的,简直可以开个陶罐博物馆了。

  “我现在有些明白陈叔的心思了,他是想把陶器做到极致啊,真是可惜了。”孟向东感慨道。

  “向东哥,你看这种怎样,样式最普通,用起来肯定不错,最要紧的,数量最多,足够二十个了。”钱雪捧起最寻常样子一个中号锅,笑盈盈道。

  “我看行,这样一个锅,可以烧四五人的饭了。”曹建国笑道。

  “那就这个吧,搬二十个。我们快些,别人看到了又是麻烦事。”孟向东忍住笑意道。

  这么多陶罐,能换许多粮食了,就算换不到许多粮食,也能换到许多粮票了。

  往后十多年,粮票可是好东西。

  装了满满两筐篓,又用绳子固定好,一路上由孟向东和曹建国轮流挑担,半下午就回到了钱营村,比上次钱雪和孟向东一行足足快了两个时辰。

  真不能小看多了一人帮忙。

  很顺利回到钱家,第二日,由孟向东和曹建国一同去往鸡头村,把二十只陶锅交给了鲁铁牛,换到二十二斤粗粮。

  十斤给陈家,剩下十二斤由三家分了,一家四斤。

  有了这些粗粮,钱雪觉得她不用再饿得两眼冒绿光,前胸贴后背连觉也睡不安稳了。母亲闵大妮的脸上也有了丝血色。

  可光光这些还不够,要想好好活下去,还得想法子。

  汪国英亲自上门,带着三份营养药物,拉着闵大妮一通说,先是县里如何如何困难,如何念着百姓,从牙缝里挤出粮食来补贴,钱家的三份她都领了来。

  闵大妮忙拿出诊断单子交了,还没来得及看发得是什么,汪国英又热情拉住她手,说阿雪八岁了,也该上小学了,要是三块钱的学费交不出来,她可以帮忙先垫上,闵大妮连忙摇头,说阿雪他爸有补贴,三块钱拿得出来,一定送阿雪去上学。

  等汪国英满意离去,闵大妮解开袋子,里头散散碎碎的谷糠,合着总共一斤半,两斤都没到。

  “就这么点子东西,阿雪还抱着大希望。”她长叹一声,“东西经他们手,剥削得比地主老财还狠呢。”

  “嗤,话别乱说,当讲不当讲的,这么大年岁了,别学阿雪小,不懂事。”

  坐在小凳上干着竹篾活,全程没开口的钱忠良忙制止她。

  闵大妮抿了抿嘴,收了声。

  “大妮,你家营养药物领到了吗?”隔壁院子的大力嫂匆匆进了院门,拉住闵大妮凑到她耳边悄声说道:“我家有一份,拿到的是半斤谷糠,大妮,你拿到了多少?”

  “我也是谷糠,一斤多点。”

  “唉,好东西都让他们拿走了,听说啊,这次发下来的营养药物里还有糖豆呢,可惜,全被邓红军给重新分了,跟他要好的人家,田四海家就拿了大份呢,真是气人,一点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