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浅析《西厢记》崔莺莺人物形象_风月艳留香在线【艳过请留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特色的喜剧效果。

  《闹斋》是对崔莺莺的形象进行近距离描写,“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

  举名的班首真呆劳,觑着法聪头做金磬敲。”[5]莺莺倾国倾城的美貌连作法事的和尚都目不转睛,竟把法聪和尚的头当作木鱼来敲。“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6]——这个“闹”字,是崔莺莺将包括张生在场的所有人都俘获了。王实甫更是借和尚特殊身份的人物反应来表现莺莺的绝世美貌,不仅为下文张生对莺莺的极尽追求做铺垫,更是达到了一种与之前所描绘不同的喜剧效果。也正因此,观众才能从更客观的角度认识莺莺的美。

  二、聪慧的内在赋予

  《西厢记》中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始于对莺莺外在形象的吸引,却忠于对莺莺深厚的文化底蕴。《联吟》中“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张生将自己的落寞孤寂与咫尺天涯的莺莺化与浓浓夜里,空留月景无心欣赏。面对张生试探,莺莺立刻便唱和了一首诗:“空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首诗也恰好与莺莺之前的心境相符,真诚袒露自己心声,字字诉衷情。

  王实甫对于崔莺莺才华的描写处处可以体现,诗文是崔莺莺与张生之间感情联系的第二个重要的“红娘”。正是二人相似的文化素养和才情,两人才能彼此吸引,两情相悦。

  三、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典型形象

  《西厢记》中崔莺莺是封建相国家族的小姐,同时也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她渴望爱情又羞于倾吐,但步入爱河后感情一发不可收拾。莺莺听闻红娘“那壁有人,咱家去来”的时候,有[旦回顾觑末下]六字舞台提示,内在的心理活动决定了外在的言行,而外在的言行往往是人物内心活动的流露。[7]正是莺莺这个刹那间下意识的举动,被情迷颠倒的张生更是以为成对方意送秋波。在连自己婚姻都无法自己掌控的封建社会环境下,年轻男女若是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根本不可能,崔莺莺的身份已经注定她这半生的命运。可她对爱情的态度是执着而又热烈的,正是这种至真至纯反抗意识的勇气才最打动人心。

  经过“赖婚”之后,莺莺对张生的感情更深刻,处理感情却更谨慎。以崔莺莺为代表人物形象的反抗意识并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就存在,而是受到强大的社会压迫之后才慢慢激发出来。虽然崔莺莺并没有与封建家长做最后决裂,在反抗的过程中带有软弱性,但是人物形象却正因她的软弱更真实饱满。

  四、人物心理矛盾自我纠结

  戏剧之所以引人入胜使人着迷,魅力在于其矛盾冲突设置。构成戏剧冲突的手段有两种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