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桂花酿(求追读求收藏!)_娘子魔族长公主,我吟诗成剑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潮努力回忆了下,接着有些不确定地回答:

  “四大谋士里,三弟他能文善武,多次扬言想去当个将军,领兵抗击北蛮,故而最受器重。

  其次便是满腹治国之策,性情狷介,屡屡对太子直言不讳的谏士。

  其人当年与三弟相交莫逆,关系极好。”

  “另外的两人,分别被称作侠士与毒士,只有东宫官职,三弟来信也甚少提及他们……”

  声音停顿了下,谢观潮随后神情平静道:

  “朱雀门之变当夜,侠士带着太子的幼子钜鹿郡王逃出东宫。

  可惜两人却没能离开长安,在北城门受万箭穿心而死。

  毒士自从那夜后便不知所踪,下落不明,谁也无法确定是否尚在人世。”

  “至于谏士,呵……”

  谈及此人,谢观潮的脸色不禁浮现一抹嘲弄:

  “其人名叫许振,乃是当朝世袭郑国公,光禄大夫,门下侍中。”

  李诚:?!

  谢景之:!!!

  白梦颜:(ω

  世袭国公是大晋的顶级爵位,光禄大夫则是最高品阶的文臣散官,相当于荣誉称号。

  最令人震撼的是门下侍中。

  侍中是官名,乃是门下省的最高长官。

  民间对于侍中还有个更为通俗的称呼——

  右相。

  换而言之,

  当年隐太子的谏士许振,便是如今大晋庙堂的执牛耳者。

  当朝宰辅。

  ……

  ……

  从江都北上再西行两千多里,经过潼关天险,便可抵达帝都长安城。

  深夜的长安秋风萧瑟,吹着枯叶哗啦啦地经过宁安道。

  此处是内城的核心区域,与宫城相邻,用寸土寸金都不足以形容。

  正儿八经的皇城根儿,一环地段,住的都是长安的爷,每天除了上朝就是睡觉,没别哒!

  宁安道中段一处不算显眼的宅子,朱漆大门上高悬着「许府」二字匾额。

  和附近的高门大宅相比,许府多少显得有些寒酸。

  不过有道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作为大晋相国的府邸,即使远在骊山山巅,也不会缺少登门拜访之辈。

  略显昏暗的书房内。

  仅有一豆灯火正安静地释放淡淡光线,照映着书案后腰背笔直的中年身影。

  嘎吱一声。

  书房木门被人缓缓推开。

  身着素色居家服的短须男人,视线未曾离开案牍,仍落笔在纸面批阅着什么。

  推门而入的妇人见状,微叹了口气,似是早已习惯。

  她默默走上前,将托盘里温热的莲子羹轻放于木架上,便打算转身离开。

  在她刚走出没两步,忽听身后传来语气疲惫的声音:

  “夫人,几时了?”

  眼角含着鱼尾纹,气质却极好的清秀妇人转头,有些没好气道:

  “已经是夜半三刻,再过三个时辰又要上朝了,我的相国老爷。”

  “噢,”将笔锋从纸面抬起,悬挂于其侧的笔架上,许振抬起头微笑解释:

  “眼下秋收刚过,北蛮那边又开始蠢蠢欲动,为夫一时忙忘了时间。”

  妇人闻言,神情平静如水,未见半分波动。

  这借口她已经听了半月有余。

  合着北蛮天天光是欲动,但偏偏就不动是吧!

  呵,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不想上老娘的床就直说,老娘还不稀罕你这老帮菜。

  看到夫人似笑非笑的唇角,许振神色不免变得有些讪讪。

  然而不过眨眼之间,他神色便恢复如常,看不出半分异样。

  伸手端起了旁边的莲子羹,许振同时若无其事地轻声询问:

  “今年的桂花酿,派人送去江都了吗?”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