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九章 思维方式_带着成都回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鑫回到房间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算筹。

  算筹是一种中国古代特有的计数法,这种计数法遵循的是一百进位制,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至14cm,径粗~,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

  在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可别看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比如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时,用的便是算筹。

  诸葛瞻面前的算筹,便是一套木制算筹,是黄府账房所用。

  刘鑫见诸葛瞻已经没有摆放算筹,便知道他已经算出了答案。

  于是刘鑫笑着说道:“思远,看来你已经算出来答案了。”

  诸葛瞻并没有算出答案的欣喜,反而有些情绪低落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是的主公,我已经算出了答案,是4662两黄金。”

  刘鑫呵呵一笑,点头说道:“答案正确,但是你为何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诸葛瞻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我原本打算心算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思考了半天也没有弄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得选择使用算筹,结果还是花了快半个时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感觉有些丢人,也对不起主公的信任。”

  刘鑫点了点头,诸葛瞻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说明还是一个可造之材。

  刘鑫拿过一张白纸与一支笔,笑着说道:“思远,你相不相信我就用这幅纸笔,半分钟内计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诸葛瞻眉头一皱,他可不相信光用纸笔就能计算出如此复杂的题目。

  不过刘鑫也没在意,直接在纸上书写问题的乘法公式,不过十多秒种,就得出了答案。

  诸葛瞻看着纸上的答案,以及看起来似懂非懂的计算过程,有些惊讶,有些不敢相信。

  旁边的秦宓也凑了过来,看着纸上的运算过程与答案,沉思了片刻后,有些疑惑的说道:“主公,你这是用了九九乘法口诀?”

  ?九九乘法口诀,如今小学生必学的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

  《管子·轻重》终于就有云:“滤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

  《韩诗外传》中也有记载,“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

  不过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终止,它的顺序与现代的九九乘法表相反,因为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称九九乘法表。

  诸葛瞻这才醒悟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