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 工大的变化_大夏纪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夏历78年2月11日,于帆再一次回到工大出现在众人视线。跟一个多月前相比,工大的情况明显有了一些不同。首先是进出管控的更为严格,负责门房的不再是学校安保队伍,由更为专业的人接手。以前有一些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都被堵上,围墙上面也安装了监控报警设备,学校里更是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四处游动。

  表面上看来好像没有什么变化,看不见的地方却暗流涌动。自从大夏官方宣布不会干涉正常商业行为后,从第三天起,工大附近便多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能源公司的代表,开始和工大校方接触表达了想要合作的意图。工大不堪其扰,专门开了新闻发布会说明技术所有人暂时不在,具体的合作要和当事人沟通,才算止住了每天不停涌向校内的人群,但工大四周却不知多了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工大的一举一动。

  在于帆消失过了一个月的时候,有人坐不住了。先是大夏教育委员会要求调用当初测试用的电池,被工大以私人物品非学校财产予以回绝。后又有人检查工大实验室资产设备,试图调取实验数据。不过没用,于帆所有的数据都没有在实验室储存。

  看到相对温和的手段没有达到目,外面的动作便开始大了起来。在电池测试结束后,虽然所有电池都被工大校方收回专门保管,但由于学校的特殊性,保密性并不是很高,安防设施相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以说是破绽百出。

  于帆回到学校后还没来得及跟其他人见面,便接到李院长电话,两人碰面后被告知实验用的电池在两个星期前失窃了5组,当初于帆一共做了二十组电池用于测试,因为测试项目不同,完成时间也不一致,回收后的电池并没有统一存放,不然恐怕是一个不剩了,这也是现在安防这么严密的原因。

  对于这个情况于帆没怎么在意,十几种材料,几十道工艺,材料组合、配比、先后顺序、反应条件等各种要求组合会衍生出无数种可能。想要在没有理论支持的情况做逆向还原,怕是做到死都没戏,即使运气好成功了某一个环节,剩下的环节还是让人绝望。

  虽然说很多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概率的产物,但前提是有理论支撑,先划一个大致的框架,再进行尝试。不然的话,元素周期表上一百多个元素你去随意组合了看看,这也是为什么基础理论学科重要的原因。

  经过于帆的解释后,李院长才算勉强松了口气,还以为这次出了大麻烦呢。又是一番专业的夸奖后放于帆离开,等于帆回到宿舍时,早就接到于帆通知的张勇几人在宿舍里等他。

  这段时间对几人来说也是倍感煎熬,一方面是不清楚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每天都有人通过各种关系向他们打听于帆的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