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70章 事实依据_理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身上,赵昀问道:“卿家所顾虑之事,只乃担心生民无地可种,学堂无地可兴办,百业无场所可用呼?”

  陈隆之点头,道:“是的,陛下,臣正是顾虑于此,故而冒天下之大不韪,上书请求废止土葬,还请陛下恩准。”

  赵昀思量一会,而后又问道:“除王侯将相之墓,卿家可曾看见夏商周之百姓墓地?”

  陈隆之摇头,回道:“回陛下,臣不曾见过。”

  赵昀又继续问道:“那卿家可曾看见秦汉之百姓墓地?”

  陈隆之愣了愣,微微低头,道:“回陛下,臣不曾见过。”

  赵昀又问道:“那卿家可曾看见三国两晋南北朝之百姓墓地?”

  陈隆之此时已经是声音几近细不可闻,回道:“回陛下,臣不曾见过。”

  “那隋唐之百姓墓地,卿家见过几何?”

  陈隆之咽了咽喉咙,底气不足,回道:“回陛下,隋朝百姓墓地臣见过数座,唐朝时的,臣亦见过十数座。”

  一番问对,顿时便让土葬之策是否废止有了现实依据,真如果按照陈隆之前面说的那样,四十年出现一亿座坟,那这华夏几千年下来,至少那也是一百亿座坟,可这些坟呢,没见着啊。

  赵昀朗声,道:“棺木并非坚硬不朽之物,埋葬于地下,两三百年间便会腐烂消失,所葬之民亦会归于尘土。且坟墓亦会因气候,战争,地龙翻身,后代迁徙等原因而改变,其坟墓也会随之自然消失,故而土葬会阻碍百姓耕种之说,并没有现实依据。

  试想,若是我们发现一座夏商周时期的古墓,我们是欣喜之色更多,还是悲伤不喜之色更多?”

  赵昀的问题自是显而易见,真若民间发现夏商周时期古墓,那必是引发轰动,当地县衙亦是会将此事奏报朝廷有司,让有司钻研考究,若是能从古墓之中得到一两篇文字或陶俑,那更是当地县衙的一笔政绩,如此,自然是喜色更多。

  既然发现古墓是喜色居多,那你还担心土坟多吗?

  陈隆之羞愧的抬手,对赵昀道:“陛下,臣欠缺考虑,所言有失,还请陛下责罚。”

  赵昀微微一笑,抬手虚扶,道:“卿家出发点亦是为国为民,朕自是心中有数,如何会因此责罚,倘若朕妄加罪责,岂不是要堵塞言路?”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安装最新版。】

  说到这里,赵昀停顿了一下,而后又道:“卿家所顾虑的兴办学堂,土地不足之事,此事也可因地制宜,学堂并不一定要建在平地,那山川,沟壑,荒废之地,皆可建成具有特色之学堂,如此,既是对山川沟壑的最大利用,也可锻炼学童的能力,此事工部可多专研这方面的搭建技术,辅助学部加快学堂的兴办。”

  工部尚书范褚立即出班,抬手应道:“是,陛下,臣遵旨。”

  陈隆之感动,眼眶微红,抬手道:“臣,谢陛下隆恩。”

  说罢,陈隆之退回本班。

  赵昀满意的点头,百官这时也齐齐松了一口气,各自退回本班。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